2007年,北京某大学毕业的周扬通过了雅思考试,并且顺利申请到英国伦敦南岸大学(LandonSouthBankUnivercity)国际商贸(internationalbusiness)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许多出国留学的学生不同,周扬出国一不为镀金,二不为就业,只是为了开开眼界。出国之前他对国外生活的全部想像可以定格成一个画面:金色的阳光洒在静谧的校园里,学生们悠闲地坐在草地上,在树阴下静静地看书。
2007年8月,周扬带着对家人的眷恋和对国外生活的向往,飞往伦敦,开始了一个兰州人的伦敦求学生活。到伦敦时已是午夜12时。次日是周日,上午10时,周扬和几名新生一起上街购买生活用品时,惊讶地发现,繁华的伦敦一区不但人很少,而且商铺全部闭门谢客,直到下午,才有大型超市开始营业。周扬说起出国遭遇的头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时,仍然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后来,周扬发现英国人周末喜欢狂欢、周六带着家人外出游玩,而周日则以休息为主,以便攒足精神开始新一周的生活。
英国大学的生活让周扬深刻体会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头两个月,因为发音等原因,周扬听课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为了纠正自己的发音、为了适应纯正的伦敦口音以及增加自己的单词量,周扬开始发奋努力,两个月后,周扬总算可以听懂老师的课了。
英国人比较讲究仪表仪态,英国大学的老师也不例外,上课时无论天气多热,一律穿西装打领带,一丝不苟。上课时,教室里绝对不会有手机铃声响起。老师在上课前会关掉手机,如果忘记了,在课堂上有电话打来,老师会非常诚恳地给学生道歉,以求得所有学生谅解。有了这样的榜样,学生们也都很自觉。
学期初,每一科的老师都会给学生列一个建议阅读的书单,20本左右,老师不会去监督你看了没有,但是学生们都会很自觉地认真读这些书,因为老师课堂所讲只是点到为止,功夫全在课后,如果想要写出像样的论文、并通过考试,就必须全力以赴,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周扬需要通过4科的考试,也就意味着他至少需要认真读完80本书,一个学期,周扬几乎每天都只睡4个小时。想像中洒满阳光的草地是存在的,但是他一次都没有去过,因为没有时间。周扬不是没有懊悔过,但是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出去了就绝不给自己退路,“面子上下不来啊”,身高一米八五的周扬一边在自己的脸上比划着,一边开玩笑说。
周扬家境不错,又是家里的独子,在国内的时候,虽然会做饭,但是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英国,除了考试前最紧张的时候外,每天的三顿饭都是周扬自己亲手做的。在英国的时间,周扬几乎都是在极度紧张中度过的,上课、做饭、学习、睡觉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只是偶尔会有同样来自中国的、已经工作了的朋友请他去自己家里一起做饭。有考试的那个月,日子几乎可以用“魔鬼”来形容,时间紧,午餐只好买快餐吃,以致回国后看到无论以什么形式做成的鸡肉都没有了食欲。“国产辣酱是最好的东西。”周扬说,考试的那段日子,时间紧迫,晚餐最省事的做法是,煮一锅意大利面,用国产辣酱拌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