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来了!今年,世界顶级学府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在中国招收本科生,10名幸运儿将在明年坐上剑桥“直通车”———他们可以免去1年的预科学习,直接成为剑桥工程类专业的本科生。目前,已有20名考生通过预选考,即将进入下一轮面试。
据说,在9月15日的预选考中,不少名校保送生、高考状元纷纷“栽倒”。剑桥的预选考究竟考些什么?对中国学生来讲,真的是“超级难”吗?记者找来已经顺利进入面试的一位上海考生,请他揭开预选考的神秘面纱……
预选考前三天,才知道考试的大致情况。根本来不及仔细复习,只知道考试全部用英语答题,有数学题、听力和口试。按规定,自己还要带一大堆东西:碳素笔、简易计算器、圆规、橡皮、直尺……最奇怪的是还要带上一台小录音机和一盘空白磁带,谁知道派什么用场呢———后来,我只好买了一个复读机当替代品。
预选考南方考点设在南京。9月14日赶到南京住下。第二天一早就直奔考场。
8:30准时开考。考场是一个电化教室。最特别的是每张课桌上都嵌着台电脑显示器,还有耳机、话筒。
教室里人不多,每排坐3个,坐了五六排。考场靠走廊的窗户是关着的,还拉上了窗帘,感觉挺神秘。
数学:圆规、三角尺白带了
(8:30 -10:30,共2小时) 数学卷有4张,一共20大题,每题有几道小题。原本以为国外的数学题肯定简单(做惯了GRE的“低级数学”),谁知考下来,比任何一次数学考试感觉都要差。仔仔细细“啃”完第一张考卷,一看表———天哪,竟然一个小时过去了!只好快马加鞭,虽然在最后5分钟我“连下”3题(因为只需写一个计算结果),可还是有七八道题开了“天窗”———带来的圆规、三角尺也没派上用场。要说原因,实在是因为数学题用英文表达,怎么也看不惯,理解题意慢,用英语写证明过程就更难了。
最难的题:一道求导数题,我压根就没看懂,跳过去了。后来和同学对答案,才知道它是求导数的。
最容易的题:排列组合题,比如,问:在一堆球里一次抽2个,同时抽中红色的概率是多少……用一些基本运算足够了。
提醒:
-数学考的内容中既有高中数学的三角函数、多元方程,也有大学数学里的求导数、矩阵行列式等,所以在准备阶段应该把高中和少量大学数学的内容都翻一翻。比如有一道复数题,考前我在题库上看过类似的,做起来就好对付多了。
-有些需要写很多证明过程的题目,如果没灵感,可以先跳过去,而且这次笔试的难度似乎是依次递减的,完全可以挑后面容易的先做。
听力:CNN新闻当考题 (10:40 -11:25,共45分钟)
考前一直在想,听力考,准是和托福差不多,放一段录音,再做几个Choice就完了。在考场坐定,吃了一惊!桌上的电脑显示器一开,居然出现了CNN的新闻!怎么也没想到是先看新闻再答题的,只听见一串比托福听力语速快得多的英语从耳边“溜过”,每题至少有三四分钟,几题结束了我才缓过神来。看完新闻,你就直接回答问题,哪来的choice!还好,每项答题至多2行字就可打发,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