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恢复30年以来,外界对它一直褒贬并存,尤其是第三个十年更是漏洞渐多、改革不断。在浮现出的众多弊端中,一试定终身最为人们所诟病。
记者连日来走访发现,在经济环境相对宽松的广州,家长花巨资送孩子出国留学以逃避高考压力这一极端行为竟然渐成常态!而这样做的理由就是惧怕高考制度的“一试定终身”。
家长建议取消一考定终身
“孩子聪明,但不是读书的料,现行高考会打击孩子一生的自信心。”
廖大姐的女儿思思从高一起就被送往新西兰留学,在国外参加高考,读大学,目前已经准备进入英国大学学习金融学硕士生课程。像思思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廖大姐所在的省属科研系统里,近10年中的100多名在学子弟中,有20多人在中学阶段就留学国外。理由几乎一样:怕孩子在一试定终身的国内高考中失利,选择了最费钱的逃避高考的方法。
为什么要从高中开始就送孩子出国留学?廖大姐的回答很干脆:“怕孩子面对可怕的高考,更怕她辛苦了还考不上重点大学。”在熟人眼中,廖大姐的女儿思思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有廖大姐清楚,思思并不是会读书的孩子,偏偏她很要强。记得从农林下路小学电脑派位进入原沙东中学读初中时,思思情绪就很低落,担心自己就是在班里前几名也考不上重点大学。于是,中考结束后,廖大姐托人交了赞助费,将思思送进了华师附中。但随即她就发现,思思成绩跟不上,自信心更受打击,变得郁郁寡欢。廖大姐担心孩子从此就毁了,认为避开高考才是挽救孩子的唯一办法。
2002年,廖大姐与丈夫一咬牙,将思思送到了新西兰重读高一。思思留学后以学英语为主,其它的基础课程都相当简单,尤其是数学,只是广州的初中水平而已。她重拾信心,甚至主动要求跳过高二直接读高三。高三毕业后,思思自己找到大学,顺利完成学业。
廖大姐表示,如果国内高考不是“一试定终身”,不是只有60~70%的公立大学本科录取率,她也不会狠心送走孩子。事实上,孩子留学5年的花费已经超过100万元,这还是节省着花的:思思每次回国,别的不带几大箱方便面是必带的;在国外连公交车都坐不起,全靠走路;也不敢在外面吃饭,外出时喝杯饮料(合30元人民币一杯)都算是奢侈的了。“孩子在外吃苦,家长在国内也过得紧巴巴。”
送孩子出国避中国高考的家长们强烈建议,取消一考定终身,高考要全面考核孩子的素质,而不是只考读书。
国外考试制度三点可借鉴
“要考就考我喜欢的!”
家长说的,孩子认同吗?思思告诉记者,出国留学的确帮她成功逃过了高考这道人生最大的坎儿。国外的考试入学制度,起码有三点值得中国高考制度改革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