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又一个中学生留学“洪峰”将至。专家为此警告,选择海外留学是一把“双刃剑”———多数孩子能不负厚望,成为真正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但确有部分孩子是学无所成,甚至是放纵、堕落——
“小留学生热”多年来在深圳高烧不退,时下正值高考结束,很多家长在为子女谋划前程,又一个留学“洪峰”即将汹涌而至。据介绍,今年深圳市至少将有800名以上的中学毕业生出国留学。
留学是把“双刃剑”
今年深圳的高考生有1.8万多人。全国各高校即将在广东省招收本、专科生共计35万人,录取率约为76.7%。根据以往的经验,深圳的高考录取率会略高于全省平均数,但仍会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不能获得满意的录取结果,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会转而选择出国留学。
据深圳市福田区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推算,今年全市至少将有800名以上的中学毕业生出国留学。深圳红岭中学一位刚参加完高考的毕业生小林告诉记者,三年高中读下来,他所在的班级陆续有10多个同学出国留学。而高考之后的七八月份,他的同学中将会有更多选择留学。
据了解,深圳中学生出国留学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出国读书的孩子除了高三毕业生外,还有大量年龄介乎十五六岁到十七八岁之间的小留学生。
专家警告,选择海外留学是一把“双刃剑”———多数孩子能不负厚望,成为真正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但值得警惕的是,确实有部分孩子是学无所成,甚至是放纵、堕落。
别拿孩子“投机”
专家指出,目前家长们对留学的误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盲目跟风,对所往国家的文化背景、教育体制、专业设置等情况根本不了解,将孩子匆忙送出国;既不考证该何时送孩子出国,也没有帮助孩子从语言、生活自理、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做准备,以至于孩子到国外后无法适应当地环境。这其实是在用孩子的命运作危险的“投机”。
还有一种误区是“留学泡沫论”,认为孩子若上不了剑桥、哈佛等名校,留学就没有价值。前者太随意,后者太挑剔。
专家分析建议,首先,做父母的要对孩子拟去留学的国家和学校有个准确的了解,比如孩子想去的城市生活环境如何,学校的课程设置如何,专业配置是否合理等。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国家的大学教育水平不如中国,学校管理也比较松弛,那样的环境是否适合孩子需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