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体再评加拿大新移民政策
加拿大大中报一篇评论认为,加国的新移民政策可能“既招不到更多的‘最佳’移民,也达不到移民定额”,并会“拖延增加人口和充实劳力的移民大计”。文后感到意犹未尽。现就另一角度来评述这个新移民政策是多么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而直接受害人将会是中国大陆的移民。新的移民政策对多数的独立移民申请人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恐怕连目前的大部份加国公民也够不上这一评分标准。
在评述加国新移民政策时,多市“星报”用一九九六年加国全国人口的普查统计数字来衡量加国公民是否符合渥太华的新独立移民评分标准,结果令人吃惊,绝大部份加国公民都难以成为合格的“移民”。
能够在新评分标准中获得八十分的独立移民,将会是来自英(法)语系的国家,有几近完好的英(法)语阅读、会话和书写能力,有四年或以上的大专教育文凭和“白领”专业工作经验,而且要有亲属在加,或曾在加国工作,或已受加国企业聘请,还要每人携带六个月的生活费。据朱军先生在上期本报一文中计算,如果是一个三口之家,在进入加国之时,需有加币二万七千八百零五元(以汇率五点二计,约合人民币十四万四千六百元)。若以上列标准衡量加国公民,除“在加亲属”和“语言能力”上可得全分外,其他各项,绝大多数都将得分极低,总分极难达到八十分。在加国出生和受教育的十八岁或以上公民,只有百分之廿六的男性和百分之廿的女性能符合这个标准。
将世界上最佳和最高质素的人力资源吸收到加国劳工市场,同时又收取千万亿万加元的“移民手续费”,看起来是一宗利润丰厚的“移民生意”。可是一个能操流利英(法)语,有四年大专教育,又有医生、工程师、教授、经理等专业工作地位和工作经验,又在经济上有充余积蓄的中国或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是否愿意来加面临学历和工作经验不被社会和专业团体承认而从“蓝领”阶级从头做起呢?若有,也会很少,加国每年要选取三十万移民来加的理想肯定不会成真。
其次,固勿论有多少拥有博士、教授、医生、工程师学位的亚裔移民在此地开出租汽车,派送报纸,在医院打杂。如果继续有这样的世界最佳人力资源自愿来加从底层做起,这也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极端自私的移民政策。和所有的西方国家一样,加拿大也致力于推进经济发展全球化政策,致力于拉近发展中和已发展国家之间的贫富悬殊距离,致力于提升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地位。把贫穷落后和发展中国家的人材精英,最佳人力资源吸引和抽汲过来,会损害这些国家的发展,显然是一种“不道德”和违背上述“全球化”经济发展原则的做法。更有甚者,这些精英人才到了加拿大以后,绝大部份没有,也不会有和不可能有“用武”之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才能在偏见、不公和歧视的社会情况下被白白地浪费。既损害了别人,又不利于自己,这样的移民政策要不得,也实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