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民主国家的特征之一,可是要真正实现司法平等,在即使像加拿大这样的国家,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皇家骑警罗宾逊警官的案件
从有关皇家骑警罗宾逊警官的案件,可见一斑。 这位罗宾逊警官是臭名昭着的2007年温哥华机场波兰移民齐康斯基被电死一案中,当事的四名骑警中级别最高的警官。他在听证会中对此事件作证,却被记录事发当时的录像证明了他的证词错误连篇,漏洞百出。
齐康斯基不过是不懂英文而已,也没有任何威胁袭击警察的行为,而这些警察却在抵达现场半分鐘不到的时间,连和他沟通的意思都没有,就使用了电击枪,而且是前后5次达半分鐘之多,远远超过了允许的范围。
不仅如此,作为在场的负责警官,罗宾逊还亲自跪压在齐康斯基的身上给他上背铐,其后又阻止救护人员给他松绑,以至于失去救活他的机会。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检察部门仍表示不会起诉涉案的警察,罗宾逊警官也没有受到任何内部处分,只是调离机场,改为负责冬奥会的保安工作。
但事隔一年多,罗宾逊警官又闹出了人命案。这次是交通事故,他的车子撞死了一名摩托车手。事后的检测表明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远远超标,有酒后驾驶的嫌疑。他却另有托词:事故发生后,他曾一度离开,先把同车的孩子送回家,再回到现场的,在这期间他为了稳定情绪,才喝了两杯。根据交通法规,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司机是一定要留在现场配合调查的,但还是允许在某些特殊场合下暂时离去后返回的。罗宾逊便是利用了这样一个漏洞,从而摆脱了酗酒驾驶的罪名。检察部门对于这么一个简单的交通事故,也是行动迟缓,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宣布放弃酒后驾驶的指控,改为较轻的干扰司法的起诉。
Benjamin Robinson在法庭
上错门、打错人事件
最近几天温哥华市民吴耀伟被警察「上错门、打错人」事件,成为司法面前人人平等最新的试金石。也引起网友热烈讨论,多数网友建议吴家对温警提出民事讼诉,要求赔偿。有网友认为,警察接连发生滥用权力的丑闻,要赔偿吴先生1000万欧元才够;亦有网友说,「要警察赔到连一毫子也不剩」。
从警员醉驾到波兰裔移民在温哥华机场死亡的案件,网友们表示,公众已经不再相信警察(包括皇家骑警),特别是今次温警先在新闻稿中说吴先生反抗两名警员,第二日又作出更正,他们认为温警一开始是想掩饰真相,为两名警员的行为「漂白」。
网友们认为,每一次有警察涉及案件,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今次也不会例外,两名打人的警员最后一定没事。
亦有网友以诙谐、讽刺的方式表达意见,像是有网友说,「还好吴先生在应门时两手空空,手上没有订书机,否则有生命危险。」(编按:在波兰汉案件中,骑警称是看到波兰汉抓起订书机,担心自身安全才使用电击枪。)
有人又说,「连无辜的人都被打成这样,我想知道那个警察要找的人成了什么样子」,有网友建议,「市政府要立法严格规定第二套间必须清楚标示」、「温警先说受害人反抗,之后改为他没有反抗,那么这些伤岂不是警察上门之前就有的?」、「问了名字才知道打错人?警察应该先问名字再打人。」、「「好像英语不灵光的人士都有被打或电击的危险,我好担心冬奥的外国游客。」
家园网友bmiracl的评论:
1 身为警察,撞死人逃逸 2 酒精超标,狡辩说撞完了人才喝的 3 这种鬼话还被采信 ---------这种事发生在中国吗?不,是加拿大。 1 警察参与打死一个外来移民 1 无辜市民半夜在家睡觉,被警察叫出暴打 |
从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当执法者涉及犯法时,要执行司法正义是如何的困难。首先是他们熟知法律条文,明白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而且能够钻空子;其次这也不仅仅是作为个人的行为,他们的职业背景也是考量的因素之一,因此政客和其他司法部门在处理的时候都得小心谨慎,不愿惹上麻烦。但这种情况必须有所改变,否则便如《动物农庄》里所讽刺的了: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背景资料
1) 便装警员到温哥华住所调查案件,毒打华裔男子,最后称是「搞错」:
警察竟然找错人 华人无辜被毒打
被无辜毒打温哥华市民吴耀伟
2) 温哥华机场波兰移民泽坎斯基电击枪致死案四名涉案皇家骑警中的一名因为其他原因被起诉。他被控在一起致命车祸中试图阻挠司法公正。 2008年10月,当皇家骑警警官本杰明·罗宾逊(Benjamin Monty Robinson)的车辆和另一车辆相撞时,罗宾逊没有执勤任务。车祸导致21岁的Orion Hutchinson死亡。
骑警因车祸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