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圣诞前,加拿大的电视台总会播出一部动画电影——《极地快车》。影片讲述一个本来不相信有圣诞老人存在的小男孩儿,乘坐一列神奇的火车去到北极,经过一系列冒险,最终从圣诞老人那里得到了自己的圣诞礼物:一只铜铃,从此小男孩儿坚信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
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情节离奇而且感人。这部电影透露了一个我们这些东方人可能会感到讶异的事实:美国、加拿大这些西方国家的孩子们普遍相信真有圣诞老人!
今年的圣诞节又快到了,又有大量的当地小朋友会很认真地给圣诞老人写信,他们要向圣诞老人介绍自己这一年做过的好事和取得的成绩,并且告诉圣诞老人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礼物……
孩子故然天真,但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浅显的“谎言”竟能把孩子们瞒得严严实实、对此笃信不疑,着实也不是件不太容易的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加拿大全社会是如何上下动员、共同为孩子们编织这个“美丽谎言”的吧。
首先,政府和一些公共服务机构会向社会招募大量的志愿者,由这些志愿者拆阅那些成千上万寄往North Pole的小朋友来信,并以圣诞老人的口吻认认真真地逐一给他们写回信。
接到圣诞老人的回信后,家长会把信读给孩子们听,然后告诉孩子们:圣诞前夜为圣诞老人备好他喜欢的牛奶和饼干,早早睡觉,醒来之后就会在红袜子里找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当然,真正的“圣诞老人”其实就是孩子们的父母。他们会从孩子写给圣诞老人的信中偷窥来孩子的秘密,然后最大限度的去满足孩子的心愿,为他们买来心爱的礼物。
但是,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满足孩子们得到圣诞礼物的愿望的。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在这个时候加拿大社会会动员起来为孩子们募集礼物。
在政府为新移民办的免费英语培训班里,老师也向学员们下达了“募集动员令”,而且还对捐赠的礼物提出了标准要求:不必太贵重,但必须是没有拆开包装或是没有剪掉标签的新玩具。
加 拿 大
老师特别向学员们解释了这种捐赠行为的意义:这是对孩子们美好童心的遵重,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如果他们不能收到来自圣诞老人的礼物,他们会很难过,他们会认为自己让圣诞老人失望了,自己这一年过得很失败……
有学员不经意中用到了“给穷人家孩子捐赠圣诞礼物”这样的说法,老师很认真地纠正:不应该用“穷人”这样的词语,他们只是遇到了困难,因此才更需要我们的帮助……
好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当那些孩子们收到圣诞老人的回信的时候,当他们惊喜地在挂在门上的袜子里找到自己期待的圣诞礼物的时候,他们一定会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位圣诞老人吧!
电影《极地快车》的结尾处,那个得到了铜铃的小男孩儿和他的妺妺晃动铜铃,他俩都听到了清脆的铃声。但是他们的爸爸妈妈晃动铜铃却什么也没听到。男孩儿这才明白,这个铜铃的铃声,只有相信圣诞老人真实性的人才能听得到。再后来,长大后的妺妺也听不见铃声了,而这个男孩儿却一直能听得见——因为他坚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
我非常喜欢影片的这个结尾。但是,电影终归是电影,在现实中再天真的孩子也终有一天会明白圣诞老人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但是我相信他们不但不会因此而失望,将来他们还会为更小的孩子们继续编织这个“谎言”。
西方人对信认的理解、对爱的理解,也许就是通过这样的“谎言”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吧。
(文中插图来自电影《极地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