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加拿大生孩子 华裔八仙过海 生多生少各随心意

加拿大生孩子 华裔移民八仙过海 各随心意

本文 来 自

加拿大是孩子的天堂,华裔在这里要不要生孩子,生多生少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意。图为大宝和小宝,很多华人移民家庭的典型现象。

 虽然年龄差距很大,但兄弟俩更显得手足情深,亲密无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父母忙碌时,比弟弟大很多的哥哥会帮助照看弟弟,带着弟弟玩,教弟弟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的负担。

加拿大的人口基数少,人均生育率低,政府除了用各种政策鼓励生育,吸引外来的移民也是增加本国人口的一大国策。近年来,中国移民成了本国的增加人口方面的生力军。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可以在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压力下,想生几个就生几个,生孩子是顺应自然的个人愿望,生多生少,随意随心。

在加拿大,失业保险(EI)不但支持失业者,也支持待产及产后照顾孩子的父母,而且支持的时间高达52周,超过一般失业者领取保险金的期限。失业保险为产妇提供怀孕福利(Maternity Benefit),在预产期8个星期可以开始领取。怀孕假(Maternity Leave)有17周;父母假(Parental Leave)35周,由父母分享。

联邦和省里,对孩子都有牛奶金的补贴。各省对生育也是提供各种鼓励措施。可以说,整个社会的气氛都是很关心关注孩童的,每个社区都有供孩子们玩耍的场所。在这样一个国家,养儿育女是天经地义的大好事。

本文 来 自

生三四个孩子的华人也不少

移民加拿大10年,有三个孩子的李女士表示,她这十年来最大的成就是生了三个孩子。她表示三个孩子让她的生活彻底改变了。李女士笑着说:“原来是个有野心的人,总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现在所有的愿望都丢在孩子身上了”。

李女士表示如果她不移民来加拿大的话,她是不可能考虑生这么多小孩的。她说:“这里的生活平和,心容易静下来,可以比较从容地享受人生本来应该的天伦之乐。在中国时,不单是政策不允许,现在的人心都很浮燥,总是和这个比,和那个比,比的是谁的钱多,谁的房好,谁的车好,谁的名牌多,哪有心思养这么多孩子”。

李女士说她有一个朋友生了四个男孩,家里就先生一个人工作,住在政府补贴的公寓房里。她说:“这样的生活,别人可能会觉得太苦了。但是他们夫妻两都很爱孩子,孩子们也挺懂事,大的都能帮助妈妈照顾小的。妈妈还常常做义工,一家人的生活也是乐融融的”。

李女士总结说,她认为在海外生活,如果决定生孩子,生多几个是个好主意,这样孩子小时候不孤单,长大了以后兄弟姐妹有个照应也挺好。“移民有时在这里感觉寂寞,就是亲朋好友少点的缘故,多几个孩子,他们长大了也有机会串亲戚,不用在逢年过节感觉孤独了”。

其实,李女士表示她身边的华人朋友有三四个孩子的并不少见,不过她说有两个孩子的就更普遍了。

至少要两个孩子 本文 来 自

在加拿大的华裔移民家庭有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不少家庭的大孩子与第二和第三名孩子年龄相差较大,很多时候,大孩子肩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角色。这种现象的产生,缘于中国的“一胎”政策。

大陆移民梅女士在40岁出头,大儿子16岁时决定生老二。她说,十年前她移民来加拿大的时候年纪轻,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工作也脱不开身,所以一直不敢有这个想法。

现在梅女士的二儿子快满5个月了。她说,带孩子是挺累的,但有乐趣。也许是这里的配方奶营养比较全面的缘故,孩子表现不错,不难照顾。

“如果年轻的话,我觉得有3个孩子比较好。”她表示,与她情况类似的移民,通常因为经济及年龄的缘故,移民加拿大后,最多也只是多生一个孩子。

马女士与女儿和丈夫一起登陆加拿大才3个月。他们夫妻30出头,都在大陆的名牌大学工作,同时还有自己的公司,经济上相当富裕。他们移民加拿大的目的之一,就是生多一个孩子。

马女士认为,在大陆,即使放开政策让老百姓自由生育,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会选择生2个孩子。2个孩子是一个常态,有了一个男孩的家庭想再要一个女孩,有女孩的家庭想要多一个男孩。

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条件,因为在中国大陆多生一个孩子的成本是很高的,一般的工薪阶层想都不敢想,政策规定生二胎面临着开除公职,或者面临巨额罚款。

对于非公职人员,做生意的人,经济条件足够好就没问题。她说在北京就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是非公职人员,你能交得起20万人民币的相关费用,也可以给上户口。

马女士有弟弟妹妹,她的丈夫也有弟弟妹妹。她说,她从没想过她的女儿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来加拿大,她也会到香港去生多一个孩子。

一个就够了

陈女士和她的丈夫都是60年代出生的人,成长于中国文革的艰苦年代,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奋斗。移民加拿大后,她更关心创业挣钱,觉得没精力再生养孩子。

陈女士在大陆时一直在生意场上打拼,做过珠宝生意,也做过饮料生意,小有成就。她的丈夫凭着自己的多年努力,进入中央直属科研单位,在大陆算是可以生活的好的了。可她总觉得不如意,于是移民来加拿大。

她在多伦多买了房子,还买了2个铺面。她的丈夫打一份体力工兼带孩子,她则忙于打理生意,她没有打算再生一个孩子。她说,养一个孩子很不容易的,吃、喝、拉、撒不算,最重要的是教育。生了他(她)就要对他(她)负责任,不仅要经济跟得上,还要教育到位。

丁克一族也可以

有人没把生育列入人生课题,来到加拿大后也没改变。移民加拿大近9年的北约克林女士夫妇也是丁克一族,夫妻关系也很好,林女士表示,2人世界既简单,又轻松,而且,加拿大的社会习惯不是养儿防老,年纪大了,就去申请老年公寓,也有人照顾。

林女士的先生说:“没有孩子的拖累,想去哪里旅游,背上包就走,有了孩子,奶瓶、尿布一大堆,连旅游的兴致也没有了。”

“我的一个朋友有3个孩子,她是一个很有气质的女人,也很会打扮,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因为照顾孩子,看起来一下在老了很多。这也更坚定了我不要孩子的决心。”林女士。

针对养儿防老的话题,林女士还补充说:“一位移民数十年的阿姨有2个孩子,她以其过来人的经验告诫我,有了孩子,不仅要把他/她养大,大学毕业后,还要操心孩子的工作问题,不要孩子也罢。”

廖女士与她丈夫都是30多岁,结婚8年,移民加拿大3年了,夫妻关系很好,都有各自的工作。她认为生孩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她说自由自在惯了,不能想像生活中突然插进另外一个人,她甚至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生那么多孩子。

移民来加后生2胎 子女年龄差距大 父母赞好处多

在加拿大,夏天经常能看到年轻的母亲带着2个、3个甚至4个年龄差别很小的孩子,在街上走,或在公园玩。按照父母的想法,是为了让孩子能一起长大,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不过,很多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家庭就不是这样的模式,在街上,公园里,时常会看到的画面,是父母手牵着刚会走路的老二,旁边跟着一个比父母个头还高的老大。 

开心又艰难的决定

近20年来,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母,基本上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很多人来到加拿大后,找工、上学、挣钱供屋、供车,等有闲情的时候,发现老大已经是高中生了,自己也上了年纪,不少人也就放弃了生第二个孩子的想法。但是确实也有很多人在争取生老二。

大陆移民梅女士今年40出头,大儿子已经有16岁,今年终于决定生老二。她说,十年前她移民来加拿大的时候年纪轻,很多朋友和国内的亲人都劝她生老二。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工作也脱不开身,所以一直不敢有这个想法。

随着年龄的增大,经济条件逐步转好,工作也不像以前那样忙得不可开交,于是决定今年生老二。梅女士笑着说:“要不年龄太大就来不及了。”

再生一个 为了孩子有个伴

梅女士的这个想法,可能也是很多中国人传统的想法,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个伴。她说:“一个孩子实在太孤单了,也挺可怜的,将来长大了,连个亲戚走动都没有。”

梅女士表示,她是个喜爱孩子的人,看到朋友的孩子也总会抱一抱。如果她早出国的话,肯定会要老三的,她非常羡慕有3个孩子的人家。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和优生的问题,觉得要老三的想法还是不太现实。

梅女士还表示,教养老大的时候,是在自己父母的帮助下做的。现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丰富了许多,对抚养老二更有信心。令人欣慰的是,丈夫也比十多年前更懂得体贴。早上上班前,会给她准备好牛奶、水果等。大儿子已经用自己的零用钱提前给未来的弟弟或妹妹买了礼物,是一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国内亲友羡慕

梅女士已经把即将有第二个孩子的消息告诉了国内的同事、朋友和亲戚们。她表示,国内的一些朋友很羡慕,亲戚们也非常高兴。

梅女士移民前在中央直属企业工作,一胎化政策执行的相当严苛。她说,如果多生的话,直接影响到夫妻双方的仕途、工作、收入等一切。她的同事怀上第二胎后,出于无奈大都主动做了人流。她单位有一名男职工结了3次婚,前二次婚姻留有2个孩子。第3任太太怀孕后,市计生办拒绝发给她准生证,要求她做人工流产。在多重压力下,最后她神经失常了。

张先生15年前移民加拿大,在女儿11岁的时候生了老二。家族中只有他移民海外,其他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说,老二出生的时候,亲戚都很羡慕,也很高兴,纷纷索要孩子的照片。

冯女士41岁的时候生了老二,但却不是计划要的。她在大陆农村的哥哥在十几年前也生了两个孩子,当时交了几千元的罚款。她说,在加拿大生老二还是不一样,条件好,感觉也比较好。

虽然年龄差距很大,但兄弟俩更显得手足情深,亲密无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年龄差距大好处多

针对孩子们的年龄差距,教育专家表示,没有绝对的“正确的年龄差距”,每个家庭都有其自己的合适的年龄差距。年龄相差不多的孩子会在一起成长,关系会很亲密;岁数差距大,孩子们会相对独立,也给父母足够的时间特别关注一个孩子。

居住在西岸大温地区的安(ANN)有2个儿子,大儿子上大学3年级,小儿子才上小学2年级,兄弟俩相差13岁。安表示,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是个意外,不是计划内的。怀上他时,很担心大儿子是否能够接受有个弟弟或妹妹,所以压力很大。

安说:“因为在国内时,都是独生子女,大儿子已经习惯于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没有兄弟姐妹相处得环境,所以很担心两个孩子会相处不好,毕竟相差了13岁。”

但随着弟弟的到来,哥哥的反应让作为母亲的安松了口气。安表示,没想到,弟弟一出生,大儿子就非常喜欢,有事没事会和还是婴儿的弟弟躺在一起,还经常抱着弟弟,弟弟1岁时,就跟在哥哥后面一起玩了。

安说,随着弟弟的长大,哥哥的表现令父母更加满意和放心,某些方面还弥补了父母的不足。在父母忙碌时,他会帮助照看弟弟,带着弟弟玩,教弟弟知识。她说:“大儿子教育弟弟的方式有时候比父母更有效,因为他在西方受的教育,不会像我们做父母的,有时会随心所欲的教训孩子,强制孩子按照父母要求的做,反而起不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安表示,作为哥哥,大儿子会尽量站在弟弟的立场考虑,采用合适的方法,将道理解释给弟弟听,避免双方对立的局面。“因为两个孩子是男孩,他们有很多公共语言,现在弟弟也长大了,他们会在一起讨论地理、汽车、运动等话题,很多话题和知识,父母都不知道。”

另一方面,弟弟的出生也帮助父母进一步教育了哥哥,安说:“我们经常告诉大儿子,现在有了弟弟,你的言行要以身作则,给弟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因为弟弟会学习你的所作所为。” 安的大儿子也很听话,这方面确实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张先生的当年的情况是因为女儿表示想有一个弟弟或妹妹,然后就有了,现在姐弟俩的感情很好。

张先生表示,他的女儿很自立,不太听父母的话,有了这个弟弟后,性格反而变好了,更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儿子也把姐姐看作偶像,跟同学说他姐姐在读大学时,语气里也有几分自豪感。

其实,按专家的说法,孩子年龄差距大不容易造成互相妒忌,父母也可以专心照顾一个孩子,不用分心,因为他们的需要是不同的。

也有人认为,孩子年龄差距大会造成感情隔阂。冯女士的两个孩子就有点像这个情况,大女儿15岁的时候,小儿子出生,儿子还不会讲话时,女儿就出外读书去了。

冯女士说,其实女儿本来反对要一个弟弟或妹妹,她希望有一个哥哥或姐姐,所以他们本没有计划生老二。现在这两个孩子没有什么机会在一起,看起来是没什么感情。 本文 来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