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有一种杂货店,叫“刀乐儿店”。
刀乐儿店,不明就里的能让这个名字给吓住,您想啊,刀都乐了,那顾客还能不哭么?甭怕,人家不以宰人为乐,恰恰相反,加拿大就数这种店里的东西最便宜,各种商品无论大小贵贱,都卖一个“Dollar(元)”,童叟无欺。它叫“刀乐儿店”,实际上刀不乐,买东西的乐。
前两天家里的灯泡憋了,去一家“刀乐儿店”买灯泡。
图1:加拿大列治文市的一家刀乐儿店。可以看出店里的货品很丰富,不过没有大件商品,才一刀乐儿嘛,不可能把一大彩电卖给你。
因为快到万圣节了,店里很有些节日气氛,上了大量与鬼节有关的服装、饰品。我随手拿起一顶牛仔帽,黑色的,帽徽的位置上印了一个骷髅头,看上去挺酷,做工也很精细。我心说:这东西卖一刀乐儿,也忒便宜了。再一看产地:Made in China。 加 拿 大
万圣节商品的旁边,一长溜货架,上面摆满了可爱的毛绒玩具,全都是一刀乐儿。我拿起一只小熊,翻过来看了看小熊屁股上的标签儿:Made in China。
转过这排货架,另一面是卖鞋帽的,五颜六色的棉拖鞋挂了一墙。凑过去一看:Made in China。这也卖一刀乐儿?真比国内还便宜啊。 本文 来 自
旁边一白人老哥从货架上挑了一顶棒球帽去收款台交费了。我看了看那些帽子,挺漂亮:红白两色,有的上面绣着枫叶图案、有的绣着Canada的字样,一看就是加拿大的东西。但是我猜那是中国产的,拿过来一看,果不其然:Made in China。
于是我好奇心大炽,沿着一排排的货架一路查验下去,除了部分饼干、薯片之类的小零食外,凡是明确标出产地的商品,竟然都是Made in China! 加 拿 大
图2:刀乐儿店的内景。刀乐儿店除了家居用品、文具、玩具、鞋帽等等之外,连食品都卖。看这一大包一大盒的,也卖一刀乐儿。不过,食品多数还是加拿大本地产的。
啥叫“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当时就是那感觉。牛B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看起来“世界的工厂”这个诨名中国真是当之无愧啊!
不知道那个买棒球帽的白人老哥是不是也像我这么大惊小怪。看起来不像,因为他拿着Made in China的帽子离开时脸上的表情很淡定,说不定人家还努力掩饰着捡着便宜货的那份窃喜呢。
如果我是那老哥,窃喜归窃喜,但是恐怕我不会那么淡定。也许我会想:中国货虽说是又好又便宜,可中国人替全世界人民把车间里的活儿都干了,那我们干啥去呢?
打住,咱一龙的传人,替一八百竿子打不着的加拿大白人操什么心啊。要操心也得替那些眼下正在国内某间血汗工厂里为了一个月1500元工资、每天十二小时、一周六天疯狂地蹬着缝纫机的打工妹操啊。
中国打工妺如果知道她制作出来的这顶帽子在加拿大能卖6块6毛钱人民币,一定会恨她们老板恨得牙根儿痒痒,6块6毛钱差不多是她蹬一小时零二十分种缝纫机的工资了,可在一小时二十分钟里她能做出十顶这样的帽子!
万人恨的血汗工厂老板也有自己的委屈:都说俺黑心,买帽子的加拿大人就不黑么?6块6毛钱人民币只值一个加拿大刀乐儿,全加拿大工资最低的人也只需要工作7分半钟就可以买下这顶帽子,这是多大的便宜?喝中国工人血的不也有他们一份么?!
因为买了顶Made in China的帽子就成了“吸血鬼”的加拿大人也觉得自己冤,说不定他也是一吃救济的穷人,才来买“刀乐儿店”买这么便宜的帽子。没准原来他也是一做帽子的,一小时能挣8刀乐儿,虽说是加拿大的最低工资吧,但好歹也算是一工作。可后来他老板发现给他发一小时的工资,能从中国买回8顶帽子来。这个资本家虽然智商不高,但是哪头便宜还是算得过来,于是就把厂子关了,改从中国进口帽子了。所以那个买了帽子的加拿大人不但不觉得亏心,还得暗地里骂他的Boss:Son of a bitch,要不是你见利忘义,我至于连工作都没了吗?!
其实加拿大资本家也是一窦娥,他说这1比6.6的汇率也不是我定的,现成的便宜我不占不傻B么?
资本家挨几句也就罢了,好歹人家钱赚到手了,不挨骂挣不着钱的道理他们也懂。但失业工人骂街这事儿让政府挺吃心的,一则失业率太高了不好交待,毕竟这帮人手里还握着选票呢;二则白养着这帮大爷也确实挺费开销,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不是?
没辙了,加拿大只好去找他“大哥”美国商量:这不成啊,我们国家店里的东西全是Made in China。更可怕的是温哥华那边有将近一半人都是Made in China的,再这么下去我们就不是加拿大而是大家拿了。
美国心说:小样儿还跟我这儿装!你刚把移民门槛儿提高了,Made in China的人都往我这儿涌呢!心中不忿嘴里还得安慰小弟:论跟China的贸易逆差,你有你哥大吗?兄弟,握握手吧,托尔斯泰不是说过么?幸福的国家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国家也有相似的不幸。Made in China的人与货都不是问题,根儿是在Made in China的汇率上,这事儿咱是得跟China说道说道。

图3:列治文市中心的一家中国工商银行。如果说“Made in China”使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谓的话,那么中资银行大举进军海外则显示了中国资本的国际影响力。
这美国是做大哥的,小弟有难不得不出头,更何况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是比加拿大更大的苦主儿。于是美国在各种场合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
中国当然不怵,对美国的无理要求予以驳斥:你们这是拿人民币汇率问题当国内危机的替罪羊,人民币升值也不能解决你们国内的失业问题!
美国说:行,你横!咱G20会上见。
中国说:有理走遍天下,会上见就会上见,Who怕Who啊!
……
正瞎想着,猛听收款员一声清咤:“Sir!该你交款了!”
我这才从“Made in China”引发的联想中惊醒,忙把手里那盒两支装的、Made in China的灯泡递过去。
收款的小姑娘一张黑灿灿的脸,看上去像是“Made in 菲律宾”的。原来人家这店里也有不是“Made in Chin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