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一言难尽:加拿大小留学生和Homestay的故事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留学生的年龄也越来越小。离开自己的国家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国度,大部分的留学生面对陌生的语言、陌生的环境以及陌生的文化或多或少都有些顾虑。很多来加拿大的留学生初期更趋向于居住寄宿家庭(Home stay),选择寄宿家庭作为他们踏入加拿大的“第一个家”。大家普遍认为生活在加拿大当地的居民家庭里,留学生不但能学习地道的英语而且可以了解加拿大的文化风俗从而更快的融入加拿大的生活。

但不可否认关于寄宿家庭的一些负面报道也是时有发生。与一般租房不同的是,寄宿学生与寄宿家庭同吃同住,与他们朝夕相处共同生活,的确对于刚到国外的留学生迅速提高英语会话能力,以及了解当地风俗文化有一定的帮助。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经常导致寄宿学生与寄宿家庭之间产生矛盾。有些寄宿家庭对留学生不负责任,甚至施以暴力。

小C和小A是来自于中国内地的留学生,他们发生在寄宿家庭的故事却是不尽相同。有的和寄宿家庭相处和睦,有的却是极不愉快。其实一个家庭会选择留学生来寄宿的原因也是各有不同。大多数的寄宿家庭都不是富裕的家庭,他们靠赚点留学生的钱贴补家用或是还房贷;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寄宿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特别是一些有较高收入的老年夫妇的寄宿家庭,他们希望可以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可以排解寂寞。 本文 来 自

小C的故事:冲突不断遭遇刻薄“后妈”

小C是来自中国山东的留学生,就读于加拿大伦敦市一所著名的高校。经当时就读的语言学校的安排,小C住进了当地的一户家庭。小C经常称呼自己的寄宿家庭的妈妈为“后妈”,其最初来由就是Homestay Mother的简称,后来小C才知道自己无意之间也一语双关了。因为这个“后妈”不亚于任何一个小说里所描写的刻薄恶毒的后母。

这位“后妈”是个单亲妈妈,带了两个孩子。可想而知经济状况并不乐观。这位“后妈”是从事园艺工作,一年只有几个月的旺季有收入,剩下的几个月完全依靠小C和另一位韩国留学生的房租和生活费来维持她和两个孩子的开支。

“后妈”给小C安排的住处是一个没有窗户的地下室,除了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小桌子就别无他物了。伦敦位处五大湖地区,空气湿度很大。小C住的地下室常年阴湿,经常可以看见蜘蛛、潮虫和蟑螂出没,吓得小C魂不附体。时间长了,小C竟然练就了徒手抓蟑螂的本事。

因为寄宿家庭是包食宿的,“后妈”给小C常常准备的晚餐就是在一元店买的一块钱四包的方便面。每天都吃方便面,实在难以下咽,小C就向“后妈”提出要求。几番交涉后,“后妈”开始给小C准备晚餐,自己却带着孩子上她妈妈家去吃饭。原来“后妈”根本就不会做饭,小C看着桌上那盆面目可疑的食物却不得不吃。因为小C初来乍到,语言不好而且伦敦的华人超市很少,对于当时的小C来说想吃一顿中餐简直难如登天。这样几个月下来,小C体重从120斤瘦到了90斤都不到。小C也不敢给国内的父母打电话说这边的情况怕他们担心。

小C爱干净,看到洗碗池里都是脏碗,就经常连带“后妈”的碗一起刷了。但是一个月后,“后妈”就不让她再刷碗,还强烈要求小C在洗自己的碗时的用水量。原来“后妈”刷碗的习惯就是用洗洁剂兑上水将碗泡上,然后用布擦干即可,她觉得小C用流水刷碗的方式太费水。

小C和“后妈”之间的冲突因为上网的问题而变的不可调和。小C所住的寄宿家庭一开始使用的是拨号上网,由于“后妈”的孩子不小心弄坏了网络,“后妈”就归咎于小C并严厉地警告小C不准碰她的电脑,小C非常的委屈。因为小C有很多作业必须上网才能完成,在小C和另一个韩国留学生的要求下无奈安装了无线上网。但当小C提前一个月通知要搬出去时,“后妈”就立即把无线上网给掐了,无论小C怎么央求都无济于事。

几个月后,随着小C语言逐渐的进步和对环境的熟悉,小C无法再忍受寄宿家庭的寄人篱下和同学一起合租了一个公寓套间。现在小C回忆起当时的那几个月的寄宿生活时常唏嘘不已。

小A的故事:温情融融相逢幸福家庭

小A是一位来多伦多上高中的小留学生,给她提供住宿的是一对老夫妇。老夫妇退休前是大学教授,为人非常和蔼可亲。老夫妇给小A准备了二楼向阳的房间,房间带一个小小的阳台,阳台上点缀着一些老太太自己种的小雏菊。房间布置得非常温馨,天蓝色的壁纸,全新的床单被罩。自从小A来到这个寄宿家庭后,无时无刻不感到老先生和老太太对她的关怀。老先生身体非常硬朗,天气不好的时候就经常接送小A上下学。老太太给小A准备可口的饭菜,干净的换洗衣服。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老夫妇就和小A一起看电视,和小A交谈来帮助小A在口语和听力上取得进步。老夫妇对中国文化非常熟悉,经常和小A探讨中国文化。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下,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小A就能说一口地道的英文。

小A有一次实在是想念中餐,就和老夫妇提出想吃中餐,说自己会做饭。老夫妇二话不说就开车载着小A去中国超市采购中国食材。回来后,老夫妇对小A的厨艺大加赞赏,一餐饭大家吃得开开心心。每逢周末或是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老夫妇和小A一起去中餐馆或是在家包饺子。小A说老太太和老先生最喜欢吃她包的饺子,而且就在小A住在老夫妇家的两年,老太太学会了做很多中国菜。

小A回忆说老夫妇是一对非常有涵养的老人,人生阅历丰富。小A最喜欢在午后和老太太坐在阳台上聊天,老太太和老先生的爱情故事小A都耳熟能详了。老夫妇非常恩爱,经常一起出去旅游。老夫妇外出旅游时就会给小A留下足够她用的生活费,还嘱咐自己的朋友照顾小A。

小A也是一个非常懂事乖巧的女孩。寄宿在老夫妇家的那两年,也为老夫妇带来了不少的欢乐。小A经常力所能及地干家务,帮着老太太刷碗洗衣服打扫屋子,帮老先生遛狗。小A把自己的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晚归时一定先通知不让老夫妇担心。小A说自己非常幸运可以遇见这样和蔼可亲的老夫妇,那段寄宿岁月给她的艰难的留学生涯带来了温暖。后来小A考上大学后就搬出了老夫妇的家和男友一起住,周末或是过节的时候小A经常带着男友一起去看望老夫妇。小A经常说那就是她在加拿大的第一个家。

寄宿小贴士:相互尊重和睦共处似家人

发生在小C身上的故事并不罕见。一般这些家庭收入不高,就靠着寄宿的收入来维持家用。他们本身经济条件就不是很富裕,生活比较节俭,自然对寄宿的学生就苛刻一些。更何况家里来了一个陌生人,生活习惯千差万别,并且还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有冲突必然是难免的。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寄宿家庭的爸爸妈妈都如小C遇到的那样。小A那样的寄宿家庭也不占少数。这种类型的寄宿家庭相对来说比较富裕并且文化修养也相对高一些。这类的寄宿家庭一半收寄宿学生的最大原因并不是因为钱的缘故。有的是老夫妇身边儿女都长大了,想找个伴儿解解寂寞。有些是觉得自己条件许可想要帮助更多的人,以助人为乐为前提。

留学生在来加拿大选择寄宿的初衷是尽快的融入本地的生活,提高英语水平。但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很多居民都是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移民,他们自身的英语都说的很不好,更谈不上和寄宿学生用英语交流来促进他们语言的进步了。而且与一般租房不同的是,寄宿学生与寄宿家庭同吃同住,与他们朝夕相处共同生活,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经常导致寄宿学生与寄宿家庭之间产生矛盾。并且有些留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不懂得宽容待人与人相处。这样的脾气再遇上语言不通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摩擦就不可避免了。

留学生最好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并且依从寄宿家庭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明确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若要避免产生矛盾,和睦共处像一家人,就要求双方相互尊重、相互迁就、相互体谅。作为寄宿学生既然自己选择了寄宿,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要依从寄宿家庭的生活习俗、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寄宿学生要知道寄宿家庭是自己临时的家,毕竟不是自己真正的家,自己是寄��家庭中的一员,但不要指望寄宿家庭的 “爸爸”和“妈妈”会像亲生父母那样娇惯自己,溺爱自己,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要加以克服、改正。搬入寄宿家庭后,可以主动询问寄宿家庭的“爸爸”和“妈妈”有关家庭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以便日后加以注意。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寄宿家庭的“爸爸”和“妈妈”不是自己亲生父母,但在寄宿期间,是他们在照料自己的日常起居饮食,他们付出了一定的爱心和关怀,寄宿学生理应尊重“父母”。

当然,寄宿家庭毕竟带有一定的商业味道,如果寄宿家庭的所作所为的确差强人意,自己有不满意之处也大可不必一味忍让,但最好要礼貌提出,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多交流,多沟通,不仅让留学生语言上有长足的进步,同时会让他们更好融入寄宿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