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英雄不问出处。
这句话用在加拿大中国人的身上也算适合。人们总爱说加拿大华人当中藏龙卧虎,这一“藏”一“卧”说的是在国外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移民,可能在国内时就曾经是一个什么“人物”。
的确,加拿大华人当中“人物”不少,有的算是英雄落难,有的算是卧薪尝胆,有的则是“是狼走遍天下吃肉”,出了国还照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也有一些人可能在国内根本就什么都不是,出了国反正也没人认识他,于是干脆编造些在国内时的辉煌史,成了“伪人物”。
真人物也好,伪人物也罢,都是过去时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问出处!
不说自有不说的难处。
有的人是往事不愿再提,有的人是往事不能再提。因为有的人根本就是贪了,骗了,犯了事了逃出来的,你叫他怎么说,说什么?还有一些高人,身在加拿大多年了,国内单位的同事愣是不知道(个别领导除外),以为是在家休病假,或是去外地学习了,并且他还在国内的原单位领着工资,他当然也不愿意说他在什么单位高就了。所以,在国外见到同胞甚至老乡,不咸不淡地寒暄几句就行了,碰到爽快人多聊会儿,甚至相互留个电话,碰到话不投机的或是对方闪烁其词的千万不要认真,更不能刨根问底拦不住。
也许他有难言之隐,无法一说了之。
有时,他/她也并不是刻意想隐瞒些什么,只是人在江湖飘,难免白菜地里耍大刀——把棵(嗑)落(唠)散了。
有一次,我去蒙特利尔的联邦大楼更换护照,等候的人多,正在无聊之际,一女同胞走过来坐在我的旁边。她看起来比我还耐不住寂寞便主动跟我搭话,先说人多,等候时间长什么的,然后便是家常:
你是哪儿人哪?她问。
我是沈阳人!我答。
你呢?我反问(出于礼貌)
说不好,日本,德国都呆过,这不,现在在加拿大。她笑答。
你现在在做什么?她复问。
我在开店,就是便利店。我复答。
你呢?我随口又问。
什么都做!她脱口又答。
仔细一想,合着她问了我两个问题,我都准确无误地回答了,而我问她同样的两个问题,她回答了,却又等于什么也没说。顿时无语。
开了店,大小也算是个生意人了,言语之间要留有余地,否则不小心会泄露了“商业机密”。
身边的人,即使是朋友,买了个什么生意,也不愿告诉你他是以什么价钱成交的,以免日后出售时他人知道其“买价”从而影响“卖价”,因为人们知道你买得便宜就觉得你卖的也会相对便宜,就觉得可能有讲价的空间,毕竟蒙特利尔的的华人圈子就这么小。开上店,生意好或是不好,朋友之间也都会吹吹牛,让大家都知道他/她的店的生意不错,日后出售时大家也会有意无意地为之宣传:那个店的生意不错!就你这一句,能顶上广告上的十句。
虽说在商言商,对身边人的做法也颇为理解,却还是心里有些失落。尤其是傻乎乎的我常常凡事信以为真,事后得知众人皆知,唯我不明的时候还是有些被愚弄的感觉。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个不错的店介绍一熟人去谈,成了,买了,后来卖时,我逢人便说:那个店不错,还是我介绍他去买的呐,他要价也不算贵,因为他买的时候也不便宜,四十多万。当我知道他当时是三十五万买的,却告诉我四十多万时,也里也不是个滋味。
可话又说回来,说假话看似不对,说真话也未必明智。
就像这次我买生意,八字还没有一撇呢,我就告诉朋友们,我看了个什么生意,在什么地点,什么状况,现在谈到什么程度了,然后不经意间传扬出去,于是就听说有人也去谈了,虽说最终我还是买下来了,但期间有人搅局,价钱便不那么好谈了。
假话不该说,真话不能说,不说倒不失为上策。
我有一个朋友闲聊时问另一个朋友,他的店是多少钱买的?朋友笑着直言:我不想告诉你!朋友觉得尴尬, 我倒是对这种做法十分欣赏。直接了当,不想说就不说,否则告诉真话他不情愿,告诉你假话更是骗你,索性沉默是金。
现在朋友们在一起时更愿意闲聊,说天总是那么兰,日子过得不再太慢。。。如果有人认真地跟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千万别跟别人说!我反倒感觉有压力了,要是有一天这事儿传扬出去他会不会认为是我说出去的呢?
你如果觉得这是个秘密,那就自己留着吧!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feng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