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6大后天致癌因素 男女有别 4成癌症习惯所致

6大后天致癌因素 男女有别 4成癌症习惯所致

英国研究人员在《英国癌症杂摇饭布声称是历来最全面的癌症成因研究,估计英国逾四成癌症个案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可透过养成健康习惯预防。研究员称,这打破普通人认为癌症是「命中注定」的误解。

香港专家则称,八至九成癌症都或多或少与後天因素有关,确有机会透过健康习惯预防,例如戒烟戒酒。

研究员∶打破「命中注定」误解

由英国牛津大学及伦敦大学等专家组成的英国癌病研究组织(Cancer Research UK),根据英国1993至2007年的15年癌症个案,推算出2010年的癌症数字,估计逾10万宗个案由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及超重引致,相当於每年诊断出的34%癌症个案。若考虑多达14种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包括缺乏运动、暴晒、职业问题(接触化学物品或石棉)、病毒感染、接触辐射、没喂哺母乳(可增乳癌风险)等,癌症个案将增至13.4万。换言之,全国逾四成癌症是由後天因素所致。

两成源自吸烟 一成因饮食习惯

吸烟是最主要致癌成因,23%男性和15.6%女性因吸烟患上肺癌、口腔癌、肝癌等(相当於全国近五分一癌症个案)。

此外,近一成癌症是因进食蔬果纤维不足、常吃红肉及加工肉类等不良饮食习惯引起,例如一半食道癌因少吃蔬果所致,两成胃癌则是因食盐太多。另有近5%癌症由痴肥所致,包括肠癌及乳癌等。

研究报告的作者、伦敦大学流行病学家帕金(Max Parkin)教授说:「许多人认为癌症是命运或基因问题,会否患癌就如抽奖般讲运气。但综合所有证据来看,很明显四成癌症是由我们有能力改变的事情引起。」

他说:「我们没想到,进食蔬果证实对男性防癌如此重要。对女性来说,我们没想到超重的致癌影响,比酒精更大。多数情@下,癌症有多种诱因,例如子宫颈癌与HPV病毒感染及吸烟有关。」整体来说,45%男性所患的癌症,与40%女性所患的癌症都是可避免的。

哺母乳可防乳癌卵巢癌

报告还指出,英国妇女只要喂哺半年母乳,每年就可减少1500宗乳癌及1200宗卵巢癌,两者相当於全英每年1%癌症个案。研究员指喂哺母乳可清除基因受损的细胞,避免它们诱发癌肿,并降低雌激素等荷尔蒙水平,减少乳癌风险。英国卫生部门亦建议,妇女生产後至少喂哺母乳半年,但英国只有四分之一产妇采用母乳。

卫生部官员米尔顿(Anne Milton)说:「我们知道若全民戒烟,英格兰每年就可减少2.3万宗肺癌个案。只要少许改变,包括戒烟、减少饮酒、多做运动及注意体重,就能减少严重的健康问题。」

专家倡多宣扬健康生活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过去数十年癌症存活机会大大提高,但治癌的高昂成本却成了各国重担。医学专家指出,後天因素对患癌有重大影响,说明未来对抗癌症的重点应是防患未然,政府应投放更多资源,宣传健康生活的信息。

「很多人以为运动可有可无」

英国麦克米伦癌症援助机构负责人德瓦纳(Ciaran Devane)称,很多人都知道饮食健康、远离烟酒、多做运动的好处,但这种健康生活的观念并未能融入生活,很多人以为做运动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没有视此为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改变这种态度,便应改变社会文化。

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长汤普森(Richard Thompson)则认为,政府不应任由烟草商等企业自愿宣传健康信息,而是应立法限制不健康产品的宣传及销售。

英国癌症研究组织指出,虽然健康生活不能确保人们不会患癌,但研究证明了健康习惯的益处,希望民众在新年到来之际,许下健康生活的目标。该组织资讯总监伊蒙(Sara Hiom)说:「我们知道在圣诞派对季节,人们很难注意饮食、节制酒精,我们也不想大家因比平时放纵一点而内疚。但重要的是,人们应理解到,长期改变生活方式,可降低患癌风险。」

怎样食盐才健康?加国民众懵不知

联邦政府报告指出,不少加拿大人对盐的知识有点混乱。他们不知道,应该摄入多少钠,也不知道怎样减低钠的摄入量。

报告又说,人们关注脂肪的摄入量多於钠。调查员问,要想饮食健康,应该限制哪些食物,他们多说脂肪和卡路里。这些结论从加拿大卫生部研究人员主持的专题小组得出,报告周三发表,作为加拿大减低钠策略(Sodium Reduction Strategy for Canada)的一环。

加拿大人每天平均摄入大约3,400毫克钠,联邦政府希望,到2016年,每天的钠摄入量降至2,300毫克。

Harris-Decima民意调查公司6月主持专题小组,在哈里法克斯、满地可和爱蒙顿做调查。大部分参加者认为应该减少钠摄入量,但必须有其他人提出这个问题。他们不知道自己吃盐,现在摄入的钠有多少,也不知道每天应有的摄入量。

2016年目标是成年人的暂时目标,健康儿童每天只需摄入1,000到1,500毫克的钠。有建议更低的成年人摄入量,每天不超过1,500毫克。

学者料港癌症 三成烟酒引致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系主任林大庆向本报表示,纯粹由基因引起的癌症不多,大概只有约5至10%,这些人士即使保持健康生活习惯,仍无可避免患癌,但其馀八至九成癌症都或多或少与後天因素有关,确有机会透过健康习惯预防,例如部分人的基因会令他们易患肺癌,但只要他们不吸烟,仍然可以避过癌魔。

九成癌症与後天有关

林教授指出,吸烟、饮酒、少吃蔬菜、多吃高脂食物及痴肥等不健康生活习惯,在全球不同地区造成三至七成癌症,英国人的烟酒问题严重,今次研究指四成癌症由不健康习惯造成,「有可能被低估」。他说,香港吸烟、酗酒及超重问题都不及英国严重,估计香港少於四成癌症是由这些不健康习惯造成,相信约两至三成癌症由吸烟引起,另有不足一成癌症由饮酒引致,但近年酒税降低,饮酒风气可能逐渐盛行,令饮酒致癌的风险增加。

林大庆指出,长期饮酒可导致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肝癌、大肠癌,甚至乳癌。肥胖也是导致乳癌的因素之一,脂肪过多会影响荷尔蒙分泌,造成乳癌,香港愈来愈多人自小有肥胖问题,造成健康隐患。

至於少做运动、多吃红肉、少吃蔬果,食物纤维不够,令食物留在肠脏太久,积聚毒素,可引致大肠癌。

肺肝癌机率减 肠癌趋增

要减少患癌风险,便应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林教授指出,无论是烟草、二手烟或酒精,都与放射性物质一样,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第一类致癌物质」,大量饮酒会伤肝致癌则毋庸置疑,因此戒除烟酒是健康的关键。肝炎病毒也是「第一类致癌物质」,这病毒在中国人社会常见,传染途径包括婴儿从母体感染,虽与生活习惯无关,却可透过注射疫苗防止病毒感染下一代,而肝炎带菌者亦不应饮酒,避免肝硬化,演变成肝癌。

林教授补充,香港整体的癌症发生机率在近20至30年之间下降,例如肺癌和肝癌的机率减少,但个别癌症如乳癌、前列腺癌及肠癌则增加。明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