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质期放大看
现代人追求「吃得新鲜」,购物时都会选取架子上最新到货的商品。查看保质期或是最佳食用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然而这些印在包装上的小小代码,却引起了加拿大华裔网友热议:「有些食品包装上根本就没有写出保质期。」「没保质期的食品我可不会买,吃出病来怎么办!」「我觉得无所谓,不乾不净吃了没病。老一辈生活条件没有我们好,吃的用的也没保质期啊,不是活得好好的......」
最近,也有读者来信称,「市面上还是有一些食品没有保质期;有些包装上倒是印了一串数字,只是这数字代表的是生产日期,还是最佳食用期,就不确定。」看来,这行代表食品寿命的小字,对普罗大众来说意义重大。
採访:毋曦 图片: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设计:垂建
食品包装上是否必须印出保质期,加拿大食物检验局(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传讯主任Tara Haas回应《明报》表示,所有在加拿大境内贩售食品的监管程序,无论是进口还是本地生产,主要依据「Food and Drugs Act and Regulations」和「Consumer Packaging and Labelling Act」法例监管。法例设定基本健康及食品安全标準,并且规定和规範在加拿大境内贩售食品的标籤、成分、包装、处理、加工、销售和广告宣传。
总体来说,食品包装上必须含有以下6类信息:食品名称(Common Name)、净含量(Net Quantity)、责任方的名称及地址(Name and Address of the Responsible Party)、成分(Ingredient List)、营养成分表(Nutrition Facts Table)和存放期资料(Durable Life Information)。
这些法规要求同样适用于从亚洲进口来的米(谷物)、饼乾、麵类食品。进口食品在包装上,必须列出进口商名称及地址(Imported By或是Imported For)。
90天分水岭
加拿大食物检验局还表示,关于包装上的保质期(Expiry Date)和最佳食用期(Best Before),依据「Food and Drugs Act and Regulations」法例规定,食用期限(Durable Life)在90天以内的食品必须在包装上註明最佳食用期或保质期。而食用期限超过90天的食品,可能包括米、饼乾和麵,可以不用标註保质期。 另外,用做特殊膳食(special dietary use)食品必须列出保质期,例如婴儿食品(infant formula)、营养补充剂(nutritional supplements)、代餐(meal replacements)、减肥食品(formulated liquid diets)等。
多伦多公共卫生局(Toronto Public Health)食品安全经理陈德明表示,保质期在90天内的食品,常见的有:中式腊肠、豆腐、芝士、鸡蛋、沙律、豆奶、麵包等,都是必须註明食用期限的食品。保质期超过90天的食品,常见的有:麦片、榛果类、麵粉和米、乾货类等,这类食品储存的时间较长。陈德明也表示,「(虽然没有要求)但一些生产厂家还是会主动在包装上註明保质期限,来衡量和控制食品质量。」
如果製造商在保质期超过90天的食品上,主动列印保质期,加拿大食物检验局表示,须依照「Food and Drugs Act and Regulations」法例。所谓的存放期﹐必须与食品的实际情况相符﹐即是食物在未开启及适当储存下﹐新鲜度﹑味道和营养成分保持不变的时限。
一旦查出食品包装不符合规定,食物检验局将按规定採取措施。法律制裁按轻重程度分为警告(warning)强制更正包装信息(requirement to correct the labels)、产品收回(product recall)、起诉(prosecution)等。
消费者如何了解保质期超过90天食品的安全性,如果包装没有明确列出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对于《明报》提问,加拿大食物检验局回应,食用期限在90天以内的食品必须在包装上註明最佳食用期或保质期。食用期限并不代表食品安全,无论是在保质期内还是超过保质期。食品保质期仅限于未开封的食品,一旦打开包装,食品的使用期限将改变。
如何定义食用期限在90天以内的食品,食物检验局表示没有法例管制。製造商和销售商须自行决定食品的存放期是否在90天内,并在包装上印出食品最佳食用期。不过就算是没有印上最佳食用期的食物﹐Haas表示消费者也可以从一些例如是贩售日(sell by)﹑準备日(prepared on)或製造日(manufactured on)等的资讯了解食品的新鲜程度。●
事件还塬﹕
一名网友发帖表示,在购买大米时发现有些品牌在包装上列印了保质期,有些则没有。一些进口来加大拿的亚洲食品,个别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字号,竟然也未列出保质期。网友们对此各抒己见,有些认为无所谓,有些则表示不会购买无保质期的食品。
亚洲进口食品包装上,常有一些看不懂的密码。 买平货要小心
要保证食品安全,製造商、进口商和超市都扮演重要角色。担任食品贸易公司採购已有5年,并且专门买入亚洲食品的May表示:「在引进食品来加拿大之前,我们会先做一些调查,例如到製造商的生产厂房考察卫生环境,了解生产厂家的信誉等。如果这个製造商OK,做得好,我们才会考虑进口来加拿大。」至于没有註明保质期的食品,May表示:「乾货类和冷冻类食品的保质期大都在180天至两年。我们在和厂家联繫进货时,会事先了解这批货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才知道什么时候进货,要订多少货。产品保质期太短,我们就不会订了,因为如果货物在超市半年就过期,超市再煺货给我们,不但没赚钱还会赔钱,所以乾脆就不进(这种货品)。」
罐头产品底部印的一串数字,根据以往经验May解释,「罐头类食品有时候生产厂家会有自己的code,别人不一定了解但厂家自己会track down日期。」至于没有标註保质期的饼乾类食品,May表示,「饼乾的保质期至少有一年,有时候消费者看到外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可能是日期标註在大的包装箱上。卖得快的食品,在进口的时候,订货非常频繁,保质期内一定会卖完。」
大家经常会购买正在促销的饮料,其实有时候商家是怕过期前卖不出去,才会降价大甩卖。这时消费者需注意,因为临近保质期限的饮品,瓶内细菌可能已经超标。May表示,如果是价钱夸张便宜的食品,最好不要购买;如果买回去,也要尽快吃完。
食品储存有学问
买回来的食品如何储存,关係食物的新鲜程度。食品安全经理陈德明提醒大家,鸡蛋和奶製品一定要存放在摄氏4°或以下。鸡蛋储存要将有气泡的较大一头,朝上放在蛋盒内。如果小的一头气泡朝下,空气向上挤压会破坏鸡蛋结构,引起气泡破裂,导致细菌渗透。
有些人会买即将过期的打折肉类回来,认为冷冻存放就能延长食用时间。陈德明不建议这种方法,「消费者最好还是在过期前吃完。如果买打折肉类,尽量避免购买碎肉(ground meat)、家禽类(poultry)和海鲜。因为这些肉类是愈新鲜愈好,即使外观看起来没问题,其实也已经开始变质。」
如果没有按照要求储存,即使在保质期内的食品,也已经腐败变质。May举例说:「就好像把速冻水饺和乾货一同在常温下存放,速冻水饺摆明不能吃了,虽然保质期还是写2012年9月为最佳食用期。」
有关加拿大食品包装标示方式,可参考政府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网站﹕www.inspection.gc.ca/english/fssa/concen/tipcon/date.shtml。
有关食品安全,可参考政府网站:
www.foodsafety.g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