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2013年 全球洗肾照护市场将达836亿美元

依据TechNavio市场分析资料显示,全球洗肾市场预测可由2009年的633亿美元,依每年7.2%的年平均成长率计算,推估2013年的市场将达到836亿美元的规模。

洗肾治疗分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

目前,洗肾治疗可分成血液透析(Hemodialysis)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两种,其中,血液透析是利用仪器控制,将血液经由管道输送至透析器中进行过滤,将血液中不必要的毒素或物质清除后,再将干净的血液送回体内,进行血液纯化的程序,俗称「洗肾」。

而所谓的腹膜透析则是在腹腔注入透析溶液,利用人体内的腹膜过滤,清除血液中新陈代谢的废物及多余水分,俗称「洗肚」。

此两种方法皆可治疗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因肾脏功能不全造成体内毒素无法排泄的病症,达到照护患者的功能。但至于究竟应让病人使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前者是经由人工肾脏这个空间让病患全身的血液进行净化,后者则是透过人体腹膜这个空间进行血液净化,腹膜透析的好处是不须使用人工透析器(Dialyser),且无论在家中或外出工作者,甚至是外出旅行者都能在不同的地点进行腹膜透析。

但腹膜透析也可能会有损耗、不堪使用的一天,因此,各国以腹膜透析治疗的病患,最后大多还是转为血液透析式的洗肾治疗。

2020年 透析人口将突破400万人

各国洗肾模式的选择,通常是受到地区性偏好及治疗方式的可用性影响,台湾的洗肾病患中,以血液透析治疗为主的病患占92.3%,临近国家的香港则是以腹膜透析为主,几乎占全部洗肾病患的83%,为全球推广腹膜透析最成功的地区。

目前,全球罹患肾病的人口已超过5亿人,其中,共有180多万人靠透析生存,并且每年以平均8%的幅度持续增长。客观预估在2011年,全球的透析人口合计将有200万人,2020年,透析人口更将突破400万人。

新兴国家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所得增加,医疗保险渐趋成熟,其透析人数成长率更超过10%,并且呈现快速成长的趋势,可预见的是,全世界透析市场在十年内,将会呈现高成长的现象。

血液透析治疗法的器材主要是由透析机、透析器、动静脉廔管针、血液回路导管及其它耗材组成,其中,透析器是血液透析设备的主要医疗耗材。2006年,全世界透析器年销售量约为1.6亿支、2007年,约有1.65亿支,2008年,增加到1.8亿支 。

当2010年,透析人口达到200万人时,血液透析器将超过2亿支需求。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是每年消费透析器最大量的国家,光是日本每年所消耗的透析器就达约3000万支,且以每年5%~7%的速度增长。

国内透析器材多仰赖进口

台湾的肾病盛行率位居世界第三,至今却无能力自制生产透析器。以2008年,健保呼吸器及洗肾支出为例,两个项目共有7万2435名患者,占健保人数约0.32% 的人口,但健保却支出所占的比例却高达12.88%。

以2008年为例,健保每年花费在洗肾医疗照护的费用就高达280亿元(约9亿美元)。这个趋势将对台湾健保局的财政造成无形且巨大的压力。

目前,国内各大医院所用的透析器100%仰赖欧、美、日本等国的进口产品,如德国费森尤斯(Fresenius)、德国贝朗(B.Braun)、瑞典金宝(Gambro)、日本旭化成(Asahi)、日本尼普洛(Nipro)等。

对照健保局每年支出在洗肾的大笔金额,政府应鼓励台湾业者实际投入相关技术的开发及实现产品化的动能。

人工透析器主要归类为二类医材,需要经过ISO-17025的验证才可以进行产品查验登记与上市许可的申请,其检验项目中,可区分成四大类,第一类为外观与物化性检测,包括:外观、尺寸、相关物质之残留浓度分析等。

第二类则为透析器组装测试,如:结构密合性、血室密合性、接口密合度等分析。第三类则为效能性分析,主要是针对中空纤维的效能分析,如:清除率分析、超滤率分析、筛选系数分析等性能检验。

最后,则是生物兼容性分析及灭菌功能等试验,其中,生物兼容性分析主要是以细胞毒性分析试验、全身(系统)毒性分析试验、血液兼容性试验、致敏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及遗传毒性试验等七大项试验。

全球仅五家公司可量产人工肾脏

人工肾脏的研发制造属于高技术、高门槛的医疗技术,加上所需的认证法规要求高,因此,目前全球只有五家公司(包括:FMC、Gambro、Baxter、Asahi、Toray)进行量产。

在国内早期有也有厂商投入生产,但因技术门槛高,且制造成本颇高,尤其中空纤维模块设备在无法自行生产之下,目前已停产。

有鉴于洗肾照护市场需求持续增加,经济部工业局近年来更积极推动「高阶医材商品化辅导与推广计画」,其中,便锁定洗肾照护技术的开发为推动的重点之一,希望能提升厂商投入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在经济部的要求下,工研院与国内厂商已有另一波的合作研究计画,目前正致力关键技术中空纤维的量产与人工透析器的组装,期望藉由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达成人工肾脏自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