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煤港秦皇岛,煤炭库存量超过940万吨,显现大陆经济增速下滑。图为运煤列车。
号称中国「工业血液」的煤炭业,上周煤价单周重挫23元(人民币,下同)/吨,降幅3.06%;煤炭价跌量缩,有「经济晴雨表(风向球)」之称的全球最大煤港秦皇岛,煤炭库存量超过940万吨,超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最高纪录,显现大陆经济增速下滑,严重性越来越令人担忧。
《广州日报》报导,去年底以来包括港口煤价和产地煤价持续回落,且电厂存煤不断增加,主要是大陆电荒扩大的连带影响。
相对石油和天然气,价格较低廉的煤炭一直是主要发电能源,但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3大指标增速均呈下降走势,以发电为主要用途的「黑金」因此光芒不再。
由于占发电量8成以上的火力发电,今年4、5月分别比去年同期出现0.4%和1.5%的负增长,因此以发电为主要用途的煤炭,出现库存上升。不仅煤炭市场风向指标的秦皇岛煤炭库存量达940多万吨;重点电厂存煤9313万吨,同比增长48.3%。两项指标均创最高纪录。
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分析师安志远表示,秦皇岛港煤炭库存持续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南方电厂需求大幅减少;近1周秦皇岛港装船量仅420万吨,更创下今年以来最低值。
安志远分析,夏季用电消费高峰还未来临,煤炭消费、贸易企业采购欲望显著降低,加重市场观望气氛。他也指出,由于煤炭行情惨澹,运价一路下跌,沿海地区内贸煤炭购销及船舶租赁也传出毁约现象,对市场供需和价格产生负面冲击。
另外,价格便宜的进口煤也对煤炭市场带来冲击。发改委统计今年1至5月,煤炭净进口1.07亿吨,增长81.7%。煤炭行业分析师指出,不仅秦皇岛,包括山东、江浙、广东等港口也都堆满了进口煤。由于各港口煤炭库存居高不下,下游电厂库存也难以消化,尽管港口市场成交清淡,但库存压力不减,煤价恐将持续下行。
中国能源网首席经理人韩晓平认为,经济下滑速度远超预期,因此预计明年才会出现煤炭供过于求的情况在今年提早出现,导致大陆煤炭市场面临近10年来最严重供应过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