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显示,经历约20年移民与土生所得差距已收窄。图为温市街上行人。资料图片

■1991/2010年男女移民与土生所得差距比较:男(红色线);女(蓝色线)。资料来源:加拿大统计局

据加拿大统计局周五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男移民年平均所得为6万多元,低于加国土生的7万多元,比率为86%,较1991年的76%有改善,显示移民及土生所得差距已收窄。统计局指,所得比率改善,或与较多移民进入大公司工作及退休福利增加有关。
专家认为,造成新移民所得差距,或因学历不获本地承认及语言能力有关。但所得差距收窄,说明移民收入并非永远追不上加国土生,而且移民对加国经济有一定贡献。
统计局是根据1991年人口普查的纵向工人档案(Longitudinal Worker File),以1985到1990年抵埠的25至34岁移民,与加国土生进行比较,收入计算是以2010年的币值作比较,包括计算通货膨胀因素。事实上,2008年统计局也曾比较1980到2000年移民及土生收入,这项调查就在追纵所得差距经过多年是否有改善,同时瞭解是否最终有追平的可能。
调查发现,2010年,男移民年平均所得是60,330元,土生男性则是70,210元。1991年时,男移民年平均所得是35,290元,土生男性则是46,410元。显示20年来,男移民所得比率已较1991年的76%上升到86%。
此外,教育程度较低(指获高中学历或以下)的男移民所得比率为土生的78%,教育程度较高男移民则为土生的93%,显示男移民教育程度较高的收入有助追平本地土生。
就业率明显较低
同一时期,女移民表现更佳,2010年所得比率达土生女性的93%。
报告还指,同一时期,男女移民就业率分别为64%和59%,土出男女则是79%和71%。移民就业率较低,估计因为裁员、辞职或其他原因,比土生改变雇主比率高有关。
调查同时发现,同一时期,移民进入大公司比率及退休福利增加。2010年,男移民有39%是在有500人以上企业工作,1991年时仅有30%。同一时期,本土出生在大公司工作比率约50%。在2010年,44%男移民有註册退休金计划(Registered Pension Plan,简称RPP)或递延利润分享计划(deferred profit-sharing plan,简称DPSP),但20年前,仅有25%。(记者张文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