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移民是这两年移民界红火的话题,申请签证的件数在二○一○年还仅有千余件,这两年已经爆增到七千件,这当中超过八成是来自中国大陆。然而在业者良莠不齐的恶性竞争及操作之下,受骗上当的案例所在多有,导致投资者莫衷一是,美国政府有责任解决目前移民投资紊乱的现象。
投资移民对日增的中国中产阶级有吸引力,加上这几年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于是加大政策改革的力道。一是放宽外国人投资门槛,二是放宽美国各州设立投资移民「区域中心」的标准,「区域中心」从原本的卅多个,截至今年十一月为止,已经爆涨到四百个,且被各个州政府列为重要财源,这就出现官方「错位」和业者杀鸡取卵的背景。
从芝加哥会议中心以及南达科达州的北方牛肉厂两个失败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州级官员对投资移民的管理毫无章法。芝案移民失败,二百五十位中国人无人拿到绿卡,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有些人是为了即将届满廿一岁的未成年子女赶办),仅拿回部分款项;北案近百位中国人侥倖取得绿卡,但五十万美元的投资都付诸流水。更多没有浮上新闻台面的例子是钱、(绿)卡两失的情形。在投资移民美国的道路上布满了受骗、受挫、受气的华人。
有鑑于层出不穷的惨痛教训,许多华人转向华人集中的地区,如纽约、三藩市及洛杉矶寻找投资标的,纵然条件相对严格,至少容易打听经营虚实、资产结构、产业前景,不至在冰天雪地的不毛地带束手无策。一些移民律师表示,近来大陆投资客直接飞到美国,实地进行田野调查,直接谈判,才下手购买。
当然申办移民也有些极少数例外,恰巧幕后推手都是美国当朝权贵。比方参院民主党党鞭里德,这位选自内华达州的参议员直接介入赌城SLS酒店开发案的投资移民案件,为拒签的廿多位中国人办到身分;另一个案例是有意问鼎白宫宝座的希拉莉克林顿胞兄安东尼,他旗下的高科技公司办移民身分时,受到国安部的特别礼遇,这应验了一句古话「有关系没关系,没关系有关系」。
这也似乎传达出一个讯息,在美国并非不讲人情,只要华府有人、位阶够高,案件照样可以办成。这些传闻不仅成为坊间的物议,同时也为申办移民的中国人及在美的亲友同感困惑。为了健全投资移民管道,美国联邦政府应该改善现行做法。
首先是要彻查现有不法,才能取信于民,这也是保障移民的权益的做法。其次,前述以华府权势人物关说的案例伤害美国法治的形象,从长远来看应以制度化杜绝特权再度介入,这不只是为了公平,也是为美国国家安全把关,否则以走后门的方式成功,如此美国跟其他国家又有何不同。此外,有鑑于四百个「区域中心」趋于浮滥,联邦有意将加州等地的审查地点移转回华府。其实地点不是重点,问题关键是国安部为是否像海关一样,在审核时有放诸四海的通过标准。
多元族裔一直是美国成长的重要动力,美中之间畅通投资移民的管道,更可以增加彼此的共荣互利,但这些成果唯有在合法健全的投资移民管道之下进行,才有彻底落实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