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团中央下属的中青网和新西兰跨国教育机构Intuto在新西兰大使馆召开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的合作,同时开通了双方共同打造的i-学习网站。新西兰大使、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部长江广平,参加并发表了讲话。新西兰大使馆的教育和商务参赞、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对外汉语领导小组、国家西部人才办公室等国家机构的相关领导,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官员、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中国区负责人,北大等几所高校负责人以及景山等几所重点中学的领导出席了此次的新闻发布会。
中青网与英图打造i-学习背景原因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WTO进程的加快,中国需要大量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充斥到各行各业当中。近些年,各种人才的素质要求逐渐被量化,其中,沟通技能成为所有类型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而计算机和英语则成为国际化时代背景下沟通的有效工具,为了符合这样的人才培养趋势,世界各地对于语言教师的需求迅猛增加,据今年第八届汉语教学讨论会公布的数据,对外汉语教师的缺口为100万,同样的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其需求更为巨大,据国家教育统计年鉴统计结果:仅在中国,英语教师大约有将近70万的缺口,世界范围内的英语教师缺口更大,数字触目惊心。不仅如此,教师数量和质量分布不均也成为困扰中国教育界的一大难题,优秀的英语教师大多集中在沿海和少数几个大城市。而内地尤其是西部的城市英语教师缺口更大,广大的农村地区就更不必说了。
摆在教育界的另一大难题是教师的质量问题,仅以英语教师为例,国内的教师90%以上没有英语国家教育经历,而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决定了知识的滞后性不可避免。而且,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更加注重应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多是“哑巴英语”,什么原因呢?“很多中国的英语老师在教英语的时候,他用教汉字的方法教英语,先让学生背单词,再背语法规则,再记文字,这里当然还有一个先天的问题,中国的很多英语老师自己的听、说水平就比较差。”——引自中国的教育专家的话。教师本身受的也是哑巴英语教育,自己都不能用英语讲课,又怎么能带出听说能力都很强的学生呢?可是语言只是一个载体,是为沟通服务的,你说的英语不能让英语语系的人懂,你也听不懂人家讲什么,沟通就根本谈不上了。而且,英语教师的发音也存在很大问题,且不说内地,不说西部,就以北京为例,70%以上的学生发音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关于教育还有两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一个是:学生的分层次因材施教问题;另一个是:成人教育培训中时间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