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时评:谁惯坏了海归?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当然值得欢迎。然而,刻意地用种种优惠措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只能惯坏这些创业者,使他们无法直面无情的市场竞争,轻易就当逃兵。

  精心呵护的“独生子”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对自己的留学生这么优待了,简直像对独生子一样呵护。首先是中央政府,不仅对吸引留学生回国制订了非常优惠的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强调,在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同时,吸引他们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其形式包括兼职、合作研究、委托研究、投资创业、人才培养、中介服务等。

  然后是地方政府,尤其是那些发誓要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地方政府,又把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层层加码,户籍安排、配偶就业安排、子女就学、申办企业手续简化等等方面的照顾就不必说了。

  更加令人吃惊的是政府的无偿赠送。比如广州,由政府专门设立的6000万元留学人员科技创业资金,已给予43位留学人员每人10万元的无偿支持。至于信贷优惠,更是不在话下。广州市政府出资组建的广州风险投资公司已向10个留学人员创业的项目提供了5437万元的风险资金。

  各地也争相为留学人员开办特区。1994年南京在全国率先创办“金陵海外学子科技工业园区”,目前,全国各地这样的“特区”已达60多个。一大批干部和土地、资金等资源被用于专门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

  不能说这些措施没有效果,起码北京的搜狐、上海的华大基因、广州的天普等企业都是成功的典范。然而,与巨大的有形与无形投入相比,这样的产出是否太小了一点?

  学步车依赖症

  最糟糕的是,政府的种种优惠措施和热情期待,也惯坏了留学归国人员,使他们经常无法面对现实的市场,使他们面对挫折,更多地只是怨天尤人,而失却自己奋斗的勇气。

  一位连续采访过4年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的新华社记者报道说,从这些留学归国创业的人嘴里,听到最多的是抱怨:抱怨政府刚开始对他们关怀备至,后来却冷落他们;抱怨国内企业家没有眼光,看不出他们带回来的技术的市场前景;抱怨国内商业环境不如人意,没法让他尽情施展。结果,不少海归乘兴而来扫兴而归,转了一圈,享受了优惠后,又出走海外。

  当然,这不能完全责怪他们。应当受到责怪的是争相出台优惠政策的各地政府和喜欢添油加醋的、编造美丽新世界的传奇故事的媒体。在官员和媒体眼中,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被视为天之骄子,这些海归派也形成了自己的心理期待。在不少海归派看来,政府的优惠和照顾似乎是理所应当的,国内的企业家也理应把他们奉为座上宾。一旦这种期望落空,他们当然就只有抱怨、甚至怨恨。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他们也觉得自己的产品肯定有市场,仅仅因为国内的环境不适合他创业,国内的投资者也有眼无珠,所以他才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