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一】
大留学生爱在上海工作
走在复旦、中医药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里,碰上一个金发碧眼或者黑面皓齿的外国留学生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穿长T恤、肥裤子,染黄头发的韩国、日本留学生也比比皆是。
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留学生人数已经占到了本科生的20%,很多外国留学生都和中国学生交上了朋友。上海的大学已经日益国际化,各种肤色的学生在校园里交流、学习,各种文化在校园里交融、碰撞,而现在除了来到中国读书,更多的留学生是把留在上海工作作为自己的“首选”。
留学生金志洙在上海学中国文学,他说“以前不知道上海这么大,比想象的还大。”现在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接触了很多在沪工作学习的韩国朋友,他们的现状给了他很大信心,所以他也决定留在上海继续工作:“我可以选择在上海的韩国公司工作或者再去学中医。”
而来自斯里兰卡,在上海某大学学习生物医学的哲森今年毕业,他与飞利浦上海公司签订了工作协议,而且他还希望赶快找个中国姑娘,在上海成家。
近几年,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每年上千的毕业留学生中,有不少人选择留沪工作。在今年毕业的50名上海大学外国留学生中,有近10人选择留在上海工作。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徐宝妹指出,上海有6000多家外资企业,留学生,特别是来自韩国、日本的留学生,留在上海工作的愿望很强烈。
【镜头二】
小留学生迷上中国民乐
“上海是个美丽的城市,我非常喜欢她,我也喜欢在这里读书。”11岁的克拉拉·邓肯是澳大利亚人,现在正在上海长宁国际学校就读,克拉拉告诉记者,因为爸爸来到中国工作,在上海从事建筑行业,所以她就跟随父亲来到中国、来到上海,开始了她的留学生涯。
克拉拉说,刚到上海时,她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干净的城市。尽管语言不通,但能感受到人们的友好之情。她所在的班级就像一个小联合国,里面的同学和她一样都是来自世界各地,虽然自己班里没有中国学生,但校园里面可以看见很多友好的中国同学,他们每天都会向自己和其他外国留学生打招呼。
当记者问起,在上海读书是否会让她觉得困难,是否会觉得比那些在澳大利亚读书的学生稍逊一筹时,她自信地回答“当然不会”。因为上海长宁国际学校为他们留学生开设了很多课程,如数学、英语、自然、历史等,很丰富也很充实。留学一年来她能感受到中西方教学方式的差异,但她已适应并喜欢老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的中国老师都很棒,他们能用不同的方法启发我们,学习氛围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