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在这里看了100多幢房子,分散在安省西南的多个中小城市,所以,可以给大家一个概貌的介绍。
总体说来,这里的HOUSE按照地区的不同而价格差异较大,离多伦多较近的,越靠安大略湖的,学区越好的,西人(尤其是意大利人)越多的,占地越大的,当年房型设计越大的地区的房子越贵.部分新区的房子也不便宜。
后院之外有自然景观(RAVINE)或者大绿地(PARK)的房子的价格,通常要比其他条件相同的贵上2--4万刀。
同时,这里早已形成了不同阶层的居住氛围,如果你查阅你所希望购买的房子周围住户的各种资料,你就会发现非常多的共同点:比如居民的收入水平,比如他们的职业分类,比如他们的年龄构成,又比如他们的家庭状况(结婚/离异/分居/单身),还有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等等。
一般而言,像伦敦,滑铁卢等这样人口不到20万的中小城市,其同档次房子的价格是多伦多及其周边一些城市如密西沙加,OAKVILL等的60%到2/3。
在密西沙加这样的中等城市,独栋的价格也有很大差异:50--60万可以买到一般的2,500--3,000尺左右的房子;70--80万可以买到可能再大些的,附属设施(如后院带游泳池和TUB的)较多,室内装修或者最近UPGRADE(升级)过的房子。也就是说,卖主可能最近刚刚换了屋顶(加拿大的房屋屋顶绝大部分不是LIFETIME(终身免换)的,差不多每15年就要换一次;或者刚刚换了实木地板;又或者厨房换了大理石台面;也可能是刚刚全部或者部分地换了窗户。100万或者以上的房子通常所处的区域都属于富人区,环境不同一般。
靠近湖边的一些老区的新房就比较贵了,100---200万的房子寻常可见。这里的豪宅看上去像一座小宫殿。报载前段时间一对北京夫妇在这里买了一幢1,000多万的房子。据说去年还是前年,在OAKVILL还曾经有一幢豪宅卖到了3,000多万刀。
加拿大的住房---投资价值不大
两个月来,前后看了100多套的房子,仔仔细细地算了算帐,发现加拿大绝大多数房子的投资价值,比俺原先预计的还要小很多。
加拿大的公共信息系统非常完善,房地产协会的会员都可以从协会网站上获悉,每套挂牌出售房屋的历史成交记录。可以看到每次成交的挂牌价(卖主开价),最终成交价,成交时间,当时和现行的地价,以及每次卖房时的房屋状况。
也就是说,在两次成交之间,是否新屋主做过了装修,是否进行了大宗的投资,比如新建游泳池,更换实木地板,更换屋顶,更新卫浴设备,更换厨房厨具,更换窗户,以及加做加利福尼亚沙特(百叶窗,比较贵)等UPGRADE举措。
根据这些信息和现卖主提供的UPGRADE情况,俺们得以方便地计算出现卖主在他/她拥有物业期间曾经的部分投入,当然这些也成为买主们日后会考量和评估房屋价值的很重要的因素。
LG和俺就俺们先后看中的6套HOUSE算了算帐,用每套房子前一次的成交价与现行的挂牌价(还不是最终的成交价),减去现卖主买房时的税费,历年现卖主所徼付的地税,保险费,和本次卖房所必须承担的4.5%的中介费(买家中介2.5%,卖家中介2%),以及卖主在其拥有房屋期间的投入(一般新投入的都会给出报价,说最近花了*万刀UPGRADE了),和历年的维修费用(按不高的标准计算的)。
结果是:只有一套房子的年增值幅度超过了8%,而那是一套很小的房子(2,000尺)。因为意大利裔屋主的精心保养和装饰,使得房屋看上去非常可爱,所以增值很快。其余的房子,按照俺们的算,,最高的年回报只有 3.5%,更有一套房子平均只有1.8%的年回报,还不及加拿大的通货膨胀率来得高(加拿大近20年的通胀率是2.8%,近30年是4%)。
俺们最后买的房子,卖主是1988年买的,而俺们的成交价,还没有超过他们当时买价的一倍。
据说这里的许多公寓和CONDO的涨幅更是可怜,好几位朋友都是看见管理费飞涨,而迫不及待把公寓卖掉买了HOUSE和TOWNHOUSE的。俺表妹几年前买的CONDO,几乎没有怎么涨价,每月管理费高达900多刀,比较虾仁。
朋友们说:这里的房子只有HOUSE的价格涨得最快。当然,住公寓和CONDO也有生活方便的好处,这是另话了。
这里的人们习惯于:简单地把当年的买入价和现行的卖出价的价差作为房屋的增值,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增值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