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讯▲大陆消费低迷加上棉价急剧下跌,棉花市场成交清淡。图为棉农在整理棉花。
消费低迷加上棉价急剧下跌,棉花市场成交清淡,大陆最大棉花进口口岸青岛黄岛港的棉花库存量已超过70万吨,创下库存新高。在所有库房都堆满存货难以消化下,棉花贸易商每积压1吨棉花至少要亏3000元(人民币,下同),亏损几亿元的贸易商比比皆是。
大陆是全球最大棉花生产、消费与进口国,在去年棉花价格飙出历史新高后,棉农抢种导致产量暴增,同时依中国棉花协会6月21日公布最新统计,棉花进口量已连3月超过5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5倍。
不少棉商亏损上亿元
只是大陆纺织品销售低迷,纺纱厂成品库存增加,导致棉花需求萎缩、棉价剧跌。新华网报导,4月时棉花价格已跌到每吨2万2100元,时隔两个月,棉价更是直直落,目前重挫到每吨1万9000元。
大陆最大棉花进口口岸青岛黄岛港的棉花库存已超过70万吨,创下库存新高;青岛金宇物流主管刘明表示,「以往贸易商手里上万吨屯货就算多的,现在货卖不出去,压货最多甚至达10万吨,库存1年也司空见惯。」金宇物流总经理王全强指出,在黄岛码头保税区仓库,棉花库存几万、甚至10万吨货的已不在少数。
黄岛港棉花库存从4月不到30万吨,现在超过70万吨,增加1倍多,正因如此,导致进口棉价不断下跌;新华网报导,按最新棉价行情,积压1吨棉花,贸易商至少要亏3000元,如压上10万吨,亏损几亿元已是司空见惯。
山东阳谷顺达纺织进出口商张杰对今年棉花交易感到特别悲观,「去年已压缩了进口量,但还是被下跌的棉价套牢了。」
面对这波棉花量价齐跌的压力,贸易商形容,「2008年经济危机像疾风骤雨,这次经济不景气却更像温水煮青蛙」,看不到棉价反弹的希望。
棉纺厂掀倒闭潮
距青岛港400多公里,素有棉花第1都之称的山东滨州市,也传出棉纺厂关门倒闭潮。新华网报导,滨州市棉纱出口量最鼎盛时曾占全大陆的1/4,但目前举目只见很多纺织厂招牌还在,却已人去楼空。
近几年纺纱业产能已供过于求,但大陆却还是拼命扩产能,导致产销失衡后遗症,库存屯货压力只怕越来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