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舒兹医生及积士柏医生指出,及早确诊帮助病者痊癒。他们撰写的新书为家长提供有关饮食失调的病症及指引。
本月是「全国饮食失调醒觉月」(National Eating Disorder Awareness Month),专家提醒民众,留意家人特别是儿童及青少年人的饮食习惯是否改变,不能掉以轻心,可能由此会引起健康问题,需要及早诊治。
根据资料显示,加拿大少年人有5%是患有饮食失调症,当中90%是女童。全国饮食失调资讯中心(National Eating Disorder Information Centre)进行的研究发现,现时个案有上升趋势;接近半数病人属第9至10班的女孩认为自己过重,其中约30%经常减磅。
首立医疗中心饮食失调部、精神健康专家及研究共同主任宝舒兹医生及积士柏医生(Dr. Boachie & Dr. Karin Jasper)指出,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病症,復原机会大为提高。可惜有不少转介诊治的少年人已是长期患者,而且并不容易痊癒。家长在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如果他们了解病症的徵状,便可以及时带子女求诊。
专家列出5种徵状,让父母留意儿女是否出现饮食失调病症:
(1)体重渐轻或经常改变,通常穿着不合身或不合时节的衣服;
(2)饮食习惯明显改变,如进食量减少、与家人分开用膳、在进餐时间过度谈话而少吃东西,甚至是烹调食物让人品尝但自己没有进食;
(3)使用洗手间的次数频密,特别是用餐的时间;
(4)改变活动习惯,如在恶劣的天气带狗儿散步;
(5)持续投诉身体感到寒冷及疲倦。
了解病源 及早治疗
宝舒兹医生表示,不少家长发现子女患上饮食失调病症,认为是自己的过错。但事实是,应该了解病人为何会引发病源,并要及早进行适当的治疗。
为此,上述2个医生集合过往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撰写一本有关饮食失调的书籍,名为「A Parent's Guide to Defeating Eating Disorders-Spotting the Stealth Bomber and Other Symbolic Approaches」去年底出版。书中的特色是,使用隐喻、轶事及故事的写作方式,避免医学深奥难懂的词汇,让读者容易明白有关病症,帮助家长不会因此自责,从而留意子女的饮食是否失衡。
积士柏医生称,当儿童及少年人出现饮食失调症,通常以为没有人明白他们,也不信任其他人,这是復原的主要障碍。父母为了减少儿女的焦虑,都不会强迫孩子最低的进食量。最重要是,教导家长要为子女寻求适当的治疗方法;而及早确诊更有助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