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中加教育大不同:家长和老师的角色 职业观的培

时间:2011-06-09 09:16来源: 新浪博客 作者:admin 点击:
中加教育比较一 关于小学教育的差异: canadameet.cc 一、教育观念的差异 www.canadameet.cc 科举制度在我国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

中加教育比较一

关于小学教育的差异:

一、教育观念的差异

科举制度在我国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沿袭至今。家长希望通过学校教育使孩子将来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出人头地、升官发财。受这种被扭曲了的教育观念影响,孩子们很难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而加拿大的教育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每个学生的创造精神,重视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体现,而非墨守陈规,只重视非分数。

二、教育方式的差异

在我国,一方面,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2月2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在记者通气会上表示,在大城市,小升初的择校,客观上刺激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睡眠少、上太多课外班、做各种习题的情况仍然存在,给小学生减负任务仍较重。另一方面,统一的教材的格局很难打破。乡土教材、校本教材并未受到重视,更是寥寥无几。第三,分数至上的现实决定了授课方式的趋同,教材内容脱离少儿的现实生活,过于说教。小学数学则过难过深,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和心理现状。沉重的书包、周末各种培训班把小学生压得喘不过起来。

在加拿大,没有统一的中小学课本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科目由各省自定。小学1-3年级一般没有家庭作业和测验,主要是让小孩多参加些课外活动。小学4-6年级才有一些家庭作业和测验,但许多功课是以课题设计方式进行的,这些课题一般都没有标准答案,主要是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学生要自己到图书馆、互联网去找参考资料和相关信息,整理这些资料并在班级参加讨论,并轮流向全班发表研究报告,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与表达能力。课堂之内的氛围很是轻松,上课都是围坐着小桌子的形式,有时候还席地而坐,十分随便。学生可以交头接耳。有时候学生的说话声太过喧哗,老师不得不厉声制止,也就安静个几分钟,就又渐渐话声鹊起、故态复萌了。所以这里的老师维持课堂秩序挺费劲的。学生称老师也是直呼其名,完全没有“师道尊严”,这些与国内情形大相径庭。这大概也是西方人常挂在嘴边上的人权吧。

三、作息时间

我国小学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 15分钟。上午8点上课,下午4、5点回家,然后就做功课。有的小学提供统一中餐。

而加拿大中小学是上午9点上课,两三节连着上,30分钟一节课;中午回家吃饭或在学校吃饭,没有食堂的学校午饭由学生自带,学校提供微波炉,由老师给同学们热饭。下午3点半回家。

在国内基本上是大班上课,而加拿大的小班上课,每班只有20人左右。

四、教育费用

虽然我国已规划义务教育向学前延伸,但从目前情况看,幼儿园还是收费的。

而加拿大孩子都享受免费的12年或14年的义务教育。

五、考试模式

在我国小学教育的内骨子还是“应试”,以追求高分为目标,从而消磨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单一的文化课书面考试,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和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难能全面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在加拿大,学校每年派发2-3次成绩报告表,分别是在12月初、3月底和6月底。通常情况下,成绩报告单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有关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为考察学生的学习技巧,第三部分为家长的反馈意见。派发成绩单时校方鼓励家长多与教师会面,以讨论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交换意见,这有助于教师因应学生的需要而做出个别的辅导。小学1-3年级的成绩单不用等级表示,而是使用描述式评语,如语言的表达能力、对数学的理解、艺术方面的悟性、社交的活跃性等。4-6年级的成绩以等级表示,如A、B、C等等,但是加拿大十分尊重学生的隐私,绝对不会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

六、学期假期

我国每学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上学期从9月份到春节前,下学期从春节后到6月份。寒假一般20天;暑假一般40天。

加拿大中小学假期,一种是基本上如同我国一学年分为秋春二学期。另一种是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第一个学期从9月份到12月份的圣诞节之前,之后有两周的寒假(包括圣诞节和元旦);第二学期从圣诞节后到3月中旬,之后是一周的春假;第三学期从3月下旬到6月底,最后是7月和8月为期两个月的暑假。

七、教育的核心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总是把智育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评判一个学生的优劣往往是看分数的高低,一俊遮百丑。现在许多家长又逼着孩子学琴学画,目的也很实在,还是为了高考。少有从艺术教育角度考虑的。

而加拿大在小学教育中反对强制学生适应教育环境,强调教育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如加拿大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认为在小学教育中艺术教育比主课更为重要。老师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帮助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并运用语言来表达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此外,加拿大也十分重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认为情商是学生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八、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我国中小学思想教育中,讲大道理的多,从细微处着手的少。所以我们的思想教育往往缺少针对性,显得苍白无力。

而加拿大的小学重视培养学生摆脱唯我的世界观,让他们学会同情,具有批判性思维,学会如何解决冲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使他们懂得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保护人权,并且练习运用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九、家长的角色

在加拿大的小学教育中,家长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据有人计算,孩子从出生到十八岁,只在学校度过其清醒时间的百分之十三。即说其余百分之八十七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家长可以做许多事情,首先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及富有激励性的环境。

加拿大的家长一般都会注意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尊重孩子,并不断地帮助子女建立自尊;引导孩子对其特长的认识;善于与孩子度过共同的时光等。同时,家长也注重营造孩子的归属感,鼓励他们的服务精神,发展他们有目标、有方向的感觉。并对孩子的期望充满信心,助其制定可行的目标,扩展孩子的兴趣和才能。制定奖励方法,使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家长对孩子的努力加以鼓励和支持,细心聆听其进展的汇报,并给予回应,当对他尝试有挑战性的工作时,会对之引以为傲,并给以支持。

加拿大的家长还注意帮助子女改善沟通技巧。由于孩子与父母的相处较其他成人来得深厚,所以父母是帮助孩子建立沟通技巧的最佳人选。父母要表现出对他们的所想和感受深感兴趣,经常重复孩子们的话,这样会加深他们对谈话技巧的信心。避免问那些只须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而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孩子们描述、解释或分享意念。

(二)教师的角色

加拿大小学教师们承认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20几个人的班级也是包括了特点不同、能力各异的学生。教师会依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去决定教学内容、教具运用、教学设计以及评估方式。他们要与其它教职员合作,为学生制定个人教育计划。当然,最重要的是与家长及监护人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每年九月,教师会给家长一份概览,让家长知道本学年的课程大纲对学生的期望,此外还有定期的交谈,以此密切家长与教师间的关系。

现在加拿大小学教师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除了教授知识外,还更多地关注于学生,分辨学生在社交及情绪上潜在的问题,提供其他方面的教学,如种族和谐、性教育、酒精滥用、环保意识、时间运用、媒体文学、朋辈压力、自尊、个人安全等,同时要认识不同的文化习惯及道德观念,与学生家长、教师及同事分享,并与私人和政府机构如儿童及家庭保持联系。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会不断地获取学生资料,以全新的观念评判学生。努力让每个儿童都成为成功的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聆听他们的说话,检查他们每天的工作及较大型的习作。教师也要会通过功课、学习记录、提问、大小测验及学生作业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所得。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进行评价。

(三)家长与教师的共同作用

家长与教师的共同作用首先体现在功课上,功课是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当学生、教师及家长携手合作时,其效果最大。低年级学生在功课上需要家长的帮助,学生日渐成长,就会愈来愈独立,能承担更重要的个人责任。但无论如何,只有父母对学生的功课给予更多的关怀与鼓励时学生才能够获益更多。

另外,对于有一定困难的儿童,通常他们会接受到一份“个人教育计划” 。这项计划是用于特殊需要的学生的,包括每年接受超过15小时学习协助的学生,以及天才学生。该计划都是经由家长、教师及其他学校团队成员商议后订出的。

加拿大的小学家长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家长能为子女教育做到的最好的事情之一。这些家长都把自己看作学校的合作伙伴,在家中教导孩子尊敬教师。一般的家长都会尊重教师的独特之处,不期望所有的教师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他们会与教师保持开放的沟通联络,也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并且与教师面谈,在与子女或其他人谈到教师时,他们都会保持的很尊重。

(四)家长协会

家长协会是加拿大小学中的一个特殊组织,它通常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它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非常活跃的功能。往往是许多家长主动到学校参与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帮助所有的孩子。协会的家长也积极参加学校每月定期举办的家长座谈会,共同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教育学生,并且向校领导和教师提出家长对学校教育活动及政策的意见。这些家长从各个方面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与教师合作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协会在学校教育中主要起到沟通、参与、决策的作用。

总之,在加拿大小学教育中,家长与教师都充当着关键性的角色。虽然二者任务不同,但是他们的目的一致,就是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健康的发展。

三、形式多样的综合课程

(一)课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加拿大小学很重视课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校在课程内容上尽量设置与现实生活和工作实际有关的内容。如小学到了高年级就让女生加修家政,男生加习工艺,而农村小学则强调园艺的学习,许多小学开设了木工、烹饪、油漆、车工、制陶、商业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形式在低年级以模仿游戏为主,如让学生以售货员、医生、记者、警察等身份进行角色游戏,或在学校设立警察教师,使学生通过游戏了解警察职业及有关法律知识。在高年级开设正规课程,学生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理论、原理,也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技术。条件好的小学往往还建有职业技术车间,如木工房、计算机房、自助餐厅等,车间里有基本设备,学生可以利用专门的时间在里面进行实际操作。

总之,加拿大小学教育课程的许多内容直接来源于生活,而且课程的组织形式也是模仿现实生活展开的。把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生活,具有一定职业启蒙的性质,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好准备。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大力开设

如今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拿大所有省份都要求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包括从幼儿园到6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小能够认识信息技术工具,逐步掌握并运用这些工具,培养他们从小学会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也会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由学生通过计算机选择合适的内容和速度学习语言、地理、数学、绘图艺术等。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综合课程的广泛设置

小学课程的综合化是世界各国小学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加拿大小学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综合性这一特点。教师在上课没有明显分科教学,也没有固定的课表,一节课往往是综合性的,将语言、算术、社会、科学、美术、音乐等融合在一起进行,也可以是单一性,只有一项内容、一个专题。例如,小学一年级的社会课中“加拿大的社会与文化”专题,教师先在课上给学生们讲一些关于加拿大社会与文化的故事,然后通过教学生唱歌、编排舞蹈等形式使学生逐步认识加拿大的社会与文化。学校也请一些当地讲故事者、舞蹈家、作家和诗人到学校给学生讲述或表演他们的作品,而这些作品更加具体地表现了加拿大本地的社会与文化。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本国社会与文化的认识。教师也让学生们利用学校、家里和社会资源去搜集关于加拿大社会与文化的信息,然后,教师再帮助学生们把他们搜集的有代表性的信息编成一本小册子,再由学生们欣赏自己的作品。另外,在这个专题里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区分出加拿大的象征,像国旗、钱币、枫叶、图腾柱等,他们会让学生自己画出这些图片,然后交给教师,通过这一方式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完成这一专题之后,学生对整个加拿大的社会与文化就有了一个较全面的、初步的认识。

加拿大小学让学生把多方面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学习,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地是从小培养了学生们对事物联系性思维的能力。

中加教育比较二

1.以法办学

加拿大联邦政府虽然没有设置教育部,但是加拿大各省市均设有教育部(局)。他们负责有关法律条文、法令、法规等的制定和颁布。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也以此为依据。如各省教育部以立法形式颁布的教学大纲,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是通过立法、拨款对学校施加影响的。政府拨款按各校学额,没有任何随意性。各地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治教,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

2.加强行业自律

以安大略省为例,该省为加强教师行业自律,1997年建立了教师管理学院。该学院为非政府资助的行政机构(学院靠收取会费维持运转),行使政府职能,主要职责:

①组织专家评估审查、批准教育学院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

②制定教师聘用标准,吸收新教师;

③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④受理教师的投诉,并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调查、处理。

学院有政府任命的成员14人及17名非在编教师。这不仅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负担,增强了宏观调控职能,而且规范了教师队伍管理。

3.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

首先是各省市的教育部(局)、学校、社区、学生家长之间建立了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教育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批准教材清单,必须广泛征求社区、团体、学生家长的意见,使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学校培养目标切实能为地方经济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其次是学校建立家长咨询委员会,因为社区成员、家长都是纳税人,学校必须听取社区成员、家长的意见,加强他们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第三是建立校长、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各方面需求。

4.资源共享

在加拿大,不论大中小学校,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与社区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种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社区的停车场、冰球场、阅览室等公共设施学校都可免费使用,而学校的跑道、球场、图书馆、机房社区也可免费利用。学校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学校的一切实验仪器、计算机设备敞开供学生使用。反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场地等,使用率极低,更难对社会开放,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5.明确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的感受是,加拿大的教育工作者十分明确学校教育的职责和培养目标,那就是使每一个学生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劳动者。他们认为学生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各自具有不同特点,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而我国目前虽然没有重点学校、重点班级的称呼,但是客观上还是存在。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农村中小学为应付中考、高考,不按教学大纲授课,随意削减“小三门”课程也屡禁不止。

6.师生比

加拿大的师生比为:小学1:15;中学1:14。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孤立地去看待师生比和教师工作量的高低,而应该全面、综合地考虑其因素。比如国情不同。但从教育大概念来说,有它相同之处和可比性。加拿大在教育目标、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在师资培养、途径和待遇等方面都不相同,所以其实施教育的手段、方法、责任、任务等也不相同,当然由此产生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因此,谈到师生比和工作量的时候,不仅要看到显性的因素,还要找出它的隐性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中加教育比较三

关于做义工。在加拿大学生到了中学以后是要做40小时义工的。其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学习社交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眼睛决定自己今后的职业方向,理解职业不单是为了养家糊口,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而有更大的爆发力,同时让学生心里有爱,让义务帮助别人成为一种习惯。其实很多大学很在乎学生义工的经历,因为做义工还可以看出学生奉献社会献爱心品质

关于打工。加拿大不少学生有打工的经历。其直接目的为自己挣一点零花钱,旅游费用,甚至学费。但是更大的目的是了解社会,理解社会的专业需求,寻找发展机会。大学期间的暑假打工,就是学生和社会真实的亲密接触,在这里积累工作经验所以在加拿大打工不都是穷人家孩子的专利。这个认识可以说与国人大相径庭。

高分低能。这是国人对应试教育的批判。意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情商与财商都低而智商高。有能力处理工作,却不擅长团队协作,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工作起来事倍功半。中国人会读书,考试成绩好,这在北美也是如此。但是难免读死书,毕业了却找不到如意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是父母想把孩子留在身边读大学,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即便把自己的老骨头榨干,也要供孩子读书。这虽是为人父母的中国传统美德,却是一把双刃利剑。由于对孩子过于保护,因而让孩子没有勇气承担责任,无法自理自立,无法迅速融入社会,妨碍他们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极度缺乏自信。

在西方的教育理念里,孩子从小就不盲目崇拜权威,懂得很多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家长、老师相信孩子的天份是不同的,不能单纯用成绩作为标尺来定义一个孩子是否聪明有出息。

无论一个人多优秀,他都要凭借别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越是成功的人,借助的外力就越多。这是我们的教育所回避的理念。

我们都知道关于“温室里的花朵”的道理。但在实践中却过度的“护犊”。事实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呈直线下降,羽翼丰满之后,他们就会离开家长,由于过度保护,孩子们肺活量小,翅膀无力,因此飞不高飞不远,这绝对不是做父母所愿意看到的。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做父母的应该教会孩子怎么去处理问题,而不是帮他处理问题。

人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说到底真正的成功靠的是自己,然而成功却从来离不开无数双手的帮助,分数,只是人生路上一个可以承受压力的载体。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竞争残酷激烈。中国的老师传授的课本知识面面俱到,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国家的确培养出了许多成绩突出的人才。但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书本上,缺乏生活��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习只是一个方面,而且只是自己的事,要为自己负责。所以这里即使是中学生学习也很主动,一旦选定了科目后就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课堂上老师只点拨一小部分,一节课里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自学,不明白就去问老师。老师从来不会逼迫学生学习。

学校很多教室都贴满了学生可做的兼职广告。学生在读完义务教育后,都要自己半工半读。很少有家长会把自己孩子供到大学毕业。

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高中教育做为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将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深造,二是步入社会。因此需要高中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帮助他们成功渡过人生的转折点。而中加高中教育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我国高中教育还处于应试教育模式当中,孩子上高中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升入大学。加拿大的高中则采取学分制,每门课程一个学分,修满30学分即可毕业。其中的英文、数学、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法语等18分是必修课程。

其余的12个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将来的发展方向选修,五种选修课程系列为:商科系列:包括统计、会计、各种商业法律法规、消费学、生产力布局学等;自然科学系列: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高等数学各个分支、电脑高级语言等;艺术系列:包括戏剧、绘画、摄影、各种美术设计等。

技术系列:包括电工、木工、管工、汽车修理、房屋修缮等;社会科学系列:包括各历史学科分支、社会学、人类学、人文学等。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修,使得加拿大的高中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多种需求:愿意读大学的学生可以继续深造,不能进或不想进大学的学生,也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立足。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从9-10年级(14-15岁)起就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始侧重选修与这一方向有关的课程,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这一领域里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所以,加拿大的高中毕业生尽管在数理化方面总体上不如中国学生学的深,但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和参与能力却非常强。

同样明显的区别还体现在教学方式上,我国的教育模式决定了我们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获得高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加拿大高中的教学特点,首先是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参与意识,老师讲课并不面面俱到,提倡学生自学和思考,其次着重培养与他人合作协调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更有特色的是加拿大规定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做40个小时的义工,有了这些工作经验,即使平均分低一些,大学也愿意录取这样的学生。可见,大学是不愿意培养只会读书的“书虫”的。

(责任编辑:无忧雅思)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